政策

养殖业政策性保险实施方案

2025-02-15 10:12:56 次浏览

养殖业政策性保险实施方案概述

养殖业政策性保险是指政府为了支持和保护养殖业的发展,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保险公司提供的一种保险服务。其目的是为了分散养殖业的生产风险,提高养殖业的防灾防疫能力,保障农民的收入稳定。

养殖业政策性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推进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由于周边国家重大动物疫病形势严峻,疫病流行的风险不断增加,同时雪灾、洪灾等自然灾害以及狼、野猪等生物灾害也会对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养殖业政策性保险显得尤为必要。

从2017年开始,许多地区已经连续多年实施养殖业政策性保险,这对于加强畜牧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畜牧业抵御疫病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养殖业政策性保险的主要内容

养殖业政策性保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

保险品种- 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 奶牛政策性保险- 育肥猪政策性保险

保险范围及规模- 地区包括XX市、XX市、XX市、XX市、XX区、XX区、XX区、XX区、XX经济区(XX区)、保税港区。

  • 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全面覆盖,应保尽保。

承保对象及条件- 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承保对象为全市范围内符合承保条件的存栏能繁母猪。具体承保条件包括品种在当地饲养1年以上,已产过仔猪且畜龄在4周岁以下,存栏量30头以上,规范化、封闭化管理,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所在地区非蓄洪、行洪区,营养良好,按免疫程序接种并有记录,佩戴能识别身份的保险专用标识。

  • 奶牛政策性保险:承保对象为全市范围内符合承保条件的存栏奶牛。具体承保条件包括营养良好,饲养管理正常,按免疫程序接种并有记录,投保时奶牛畜龄在 周岁(含)至7周岁(不含)之间,品种在当地饲养1年以上,具有能识别身份的统一标识,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所在地区非蓄洪、行洪区。

  • 育肥猪政策性保险:承保对象为全市范围内符合承保条件的存栏育肥猪。具体承保条件包括品种在当地饲养1年(含)以上,年出栏量500头以上(含500头)或存栏量300头以上(含300头),规范化、封闭化管理,营养良好,按免疫程序预防接种并有记录,佩戴能识别身份的标识,投保时育肥猪体重20公斤(含)以上。

保险责任- 明确了奶牛、生猪等保险责任。

责任免除- 明确了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的原因。

承保机构- 由中 合保险、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中国人寿保险和太平洋保险4家机构划区承办保险业务。

保险金额和保险费率- 奶牛保额为10000元/头,能繁母猪保额为1000元/头,育肥猪保额为800元/头,保险费率为6%。

保险费补贴比例- 各级财政保险费补贴标准分别为:中央财政补贴50%,自治区财政补贴30%,自治州财政补贴5%,县市财政补贴10%,参保养殖主体承担5%。

保险合同期限- 明确保险有效期限。

保险费征收方式

  • 明确各级承担保费缴付方式和时间。

承保程序及保险赔付- 强调保险业务开展、理赔等有关要求和相关责任。

养殖业政策性保险的实施效果

以人保财险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分公司为例,2023年该公司在政策性养殖业保险工作中表现突出,获得了先进单位称号。该公司共承保牲畜64239只,提供了 亿元的风险保障,为养殖业的稳定经营做出了贡献。这表明养殖业政策性保险在实际操作中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帮助养殖户分散了风险,保障了收入

养殖发发网
广南养殖补贴 农村十大最新养殖业补贴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