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对于养殖有什么新政策
两会对于养殖有什么新政策
以下是关于两会对于养殖业的新政策和相关信息:
推动养殖企业转型升级两会期间,有提议推动养殖企业转型升级。这包括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升养殖效率和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议国家发行专项长期贴息贷款或永续贷款,支持标杆企业跨越周期。推动商业银行对龙头企业给予5年期的全周期信贷支持,确保低谷期不抽贷、不断贷等。
促进猪肉消费升级大力鼓励猪肉消费,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发放猪肉或猪肉产品消费券,支持猪肉加工制品的研发创新,丰富猪肉制品种类,提升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等。
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成为今年讨论的热词。对于传统的生猪行业来说,新质生产力体现在创新上,包括工艺改进、技术升级,从而达成生产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产出的提高、价值的增加以及盈利能力的增强。秦英林认为,生猪行业需要从元点发力,持续不断做创新,而不仅仅是关注表面的经营业绩和利润。
设立全国性地方猪种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全国人大代表林其鑫建议设立全国性地方猪种种质资源保护体系,鼓励地方猪实施全产业链发展。通过政策支持,荣昌猪得到了有力保护,规模扩大,产业链更加完善。
提高畜牧业抵御风险能力吕爱辉提出,中国畜牧业面临抵御风险能力偏弱等问题,建议加强良种培育与推广、提升畜牧业信息化水平等多条建议。
养殖业用地和收费政策根据国家对养殖业的扶持政策,养殖业用地按种植业用地对待,养殖业用水用电按种植业计算征收费用。金融部门对养殖业小额贷款要放开,加大信贷力度,可以实行联户担保。对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畜禽生产企业、优势畜产品产区、奶牛养殖小区和各类规模养殖场,有不同的项目支持,但需要申报。
两会期间提出的养殖业新政策主要集中在推动产业升级、加大金融支持、促进消费、创新发展和保护种质资源等方面。这些政策旨在提升养殖业的整体水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