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养殖业发展政策规定
福建省养殖业发展政策规定
一、用地政策新建畜禽养殖设施不得使用永久基本农田。依法依规办理使用林地手续。允许养殖设施建设多层建筑。详细情况建议咨询当地自然资源部门。
二、环保政策对年出栏5000头以下的生猪养殖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对年出栏5000头及以上和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生猪养殖项目按规定实行审批。其他畜禽品种和详细情况建议咨询当地环保部门。
三、贷款政策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将为符合担保条件的畜禽规模养殖场(户)和屠宰加工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服务,降低担保费用,确保政策性农担业务贷款主体实际负担的担保费率不超过 %。土地经营权、养殖圈舍、大型养殖机械抵押贷款,生猪、牛羊等畜禽活体抵押贷款业务正在试点开展,建议咨询当地金融部门。
四、良种补贴政策2021年,中央财政资金在福建省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对使用良种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能繁母猪养殖场(户)进行适当补助。2022年良种补贴项目的具体情况需要咨询当地农业农村部门。
五、资源化利用政策2021年,国家和省里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有机肥推广项目,有关资金已经下拨到有关县(市、区),由各地组织实施。后期情况建议咨询当地农业农村部门。
六、其他政策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等畜种的养殖场户可根据自身情况自愿参加政策性保险。
七、法律法规体系福建省政府高度重视养殖业发展,通过制定《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等法律法规,为养殖业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同时,还对养殖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动物健康等问题进行了严格规范,保障了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八、针对性政策福建省政府针对养殖业的特殊性,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例如,《关于促进奶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养殖奶牛、奶羊等优质奶畜养殖,保障奶源安全。
九、资金支持力度福建省政府通过加大对养殖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资金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投入资金建设养殖基地:政府通过建设养殖基地,为农民提供资金扶持,提高养殖效益。例如,政府对养殖规模较大的养殖场给予资金补贴,以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农民的养殖成本。
提供养殖技术指导:政府为农民提供养殖技术指导,提高养殖效益。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政府加大对养殖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
十、技术支持福建省政府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主要包括:
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政府组织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养殖技术水平。如组织养殖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为农民授课,宣传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
提供养殖信息服务:政府通过提供养殖信息服务,帮助农民了解养殖市场动态,提高养殖决策水平。如建立养殖信息网站,发布养殖业资讯,开展线上培训等。
支持养殖技术创新:政府鼓励养殖业技术创新,推动养殖业发展。如为养殖场提供技术研发支持,开展养殖新品种选育,提高养殖效益。
十一、农业补贴政策福建省还有多项农业补贴政策,具体包括: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这项补贴是采用一卡通的形式于6月30日之前下发到农民的手中,且不能以现金形式代替。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主要用于支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运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等方面。
农机购置补贴:这项补贴主要是用于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国家支持的先进适用农业机械。
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补贴:主要用于支持区域优势、地方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等方面。
绿色高效技术推广服务补贴:主要用于高产创建、良种良法、深松整地、施用有机肥、旱作农业等重大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等方面。
畜牧水产补贴:主要包括畜禽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优质高效苜蓿示范基地建设、畜牧水产标准化养殖及畜牧良种推广等方面。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补贴:包括农产品产地初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