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对养殖业政策
杭州对养殖业政策
以下是关于杭州及其所属省份浙江省对养殖业的相关政策信息:
一、浙江养猪新政策
政策背景:
浙江省自2019年以来,以标准化、绿色化、规模化、循环化、数字化、基地化“六化”为引领,大力新(扩)建大型规模猪场,生猪生产逐步恢复。
但由于全国生猪产能较快恢复、养殖成本大幅上升等因素影响,生猪价格出现持续较快下跌,新建猪场建设偏慢,长期困扰生猪产业发展的产能大幅波动问题未根本破解,影响了浙江省生猪自给水平和保供能力提高。
政策内容:
保重点、保优势产能、保种猪:要求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充分认识生猪稳产稳供稳价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保重点、保优势产能、保种猪”为重点,稳定现有生猪高质量发展政策。
加快已开工猪场建设:继续对年出栏5000头以下的生猪养殖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对年出栏5000头及以上和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生猪养殖项目按规定实行审批。
加强流通环节猪肉产品非洲猪瘟日常监测:迅速开展一次屠宰企业异地专项检查。
加强生猪全产业链建设:严防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全面排查生猪养殖、调运、屠宰、经营、无害化处理等全链条非洲猪瘟防控风险隐患。
市场监测和生产调度:以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为主要核心调控指标,建立异常变化自动触发调控机制,实行逆周期调控,保持能繁母猪存栏在合理水平,防止产能过度下降。
财政信贷支持:稳定现有省级财政综合奖励政策,加快规模猪场引种补贴和年底前可投产的新(扩)建场奖补资金拨付,保护生猪养殖积极性。金融机构要稳定生猪生产信贷支持力度,鼓励有关保险机构进一步发展生猪期货价格等保险。
政策目标:
根据全国生猪产能和供求情况,适时调整政策措施,在生猪产能过剩、价格低迷时,要保护优势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控制新增产能。
进一步丰富生猪保险产品,增强生猪产业风险保障能力。
二、种养结合政策
政策背景:
国家对养殖业仍然大力扶持,大力发展新型养殖模式,种养结合成为补贴热点。
随着畜禽养殖总量和养殖场户规模的不断扩大,畜禽粪污的产生量也不断增加,种养结合能够有效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政策内容:
布局调整:禁养区内已建成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户)必须限期搬迁;限养区内严格控制畜禽养殖场数量和规模,不得新建、扩建,逐步关闭不符合环保和动物防疫条件的小型畜禽养殖场。
专项补贴:粮改饲、种养结合专项补贴,例如在试点地区对规模奶牛养殖场(小区)收贮青贮补助标准为50元/吨,种植专用青贮玉米,每亩实施综合补贴250元。
补贴金额:根据不同类型的养殖场,补贴金额有所不同。例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存栏生猪500头以上即可申报。
政策目标:
实现产业快速发展,通过种养结合、资源循环、生态发展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模式,解决畜禽粪污处理难题,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推动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建立有机肥替代化肥使用的激励机制。
杭州市及其所属的浙江省在养殖业方面的政策主要集中在生猪养殖的稳定发展和种养结合的推广上,通过多种措施保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