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政策与产业政策
畜牧养殖政策与产业政策
在这个时间点,
国家对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旨在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农民的收益。以下是具体的政策
土地政策:
- 养殖业土地被视为种植地,这有助于降低养殖业的土地成本。
水电消耗政策:
- 养殖业的水电消耗是按种植业计算收费的,这降低了养殖业的运营成本。
金融支持政策:
- 金融管理部门人员应当放开养殖业的小额贷款,并增加银行信贷,实行联合家庭进行提供担保。这有助于解决养殖户的资金难题。
项目支持政策:
- 农业、畜禽生产企业龙头企业、小型奶牛场和优势畜禽生产区等各类规模养殖场都有不同的项目支持,但需要申报后才能获得支持。
补贴政策:
对养猪户的支持包括每头能繁殖的母猪有50元的补贴,育成母猪的保险费为60元,其中80%由中央和各级政府缴纳,剩下20%由养猪户自行缴纳。
养鸡优惠政策因地而异,但一般情况下,1万只鸡补贴8万元;养殖2万只鸡,补贴10万元;饲养3万只鸡,补贴12万元;饲养4万只以上的鸡,给予15万元补贴。
种植业发展政策:
- 国家对种粮的农民的补贴也会越来越多,并且补贴方式也会越来越科学,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国家在发展畜牧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旨在促进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农民的收益。以下是具体的产业政策
良种补贴政策:
- 实施良种奶牛养殖补贴,例如,每头母猪保险补贴50元。
保险补贴政策:
实行保险补贴,养优质母猪,每年缴纳保费60元,其中财政承担48元,农民承担12元,保险金额1000元。
对每头商品猪每年交10元保费,其中每头金融猪承担7元,农民承担3元,保额400元。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补贴:
- 根据养殖场的规模不同,补贴金额也有所不同。例如,每年出栏300~499个场(区),平均每场补贴10万元;每年出栏500~999个场(区),平均每个场补贴25万元;每年出栏1000~1999个场(区),平均每个场补贴50万元;每年出栏2000~9999个场(区),平均每个场补贴70万元;每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场(区),平均每个场补贴80万元。
人工授精补贴政策:
- 平均每窝补贴20元,目前仅限于达县试点。
疫苗补贴政策:
- 对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等一类重要疾病的疫苗予以补贴。
环保政策:
取消生猪,种畜圈、通道、绿化带等生产设施用地15亩的上限,以保证生猪种畜生产废弃物处理等设施用地需求。
饲养设施允许建造多层建筑,俗称“建筑”猪。
国家将大力支持以下三类养殖业:
现代农场:
- 这类养殖企业在硬件和软件上都可以达到标准,管理现代化、养殖科学的养殖场将得到国家的持续支持。
符合环保标准的传统水产养殖企业:
- 此类企业的选址不在“禁区”,各项指标均符合环保标准。这样的企业也会得到国家政策的认可。
改造合格的生态农场:
- 老养殖场存在选址、防污染、管理等问题,经过改造合格的生态农场将得到国家的支持。
国家在畜牧养殖政策与产业政策方面提供了多种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旨在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农民的收益。这些政策和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