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池塘改造提升政策
养殖池塘改造提升政策
1. 政策背景与目的
养殖池塘改造提升政策是为了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养殖池塘的生产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佛山市政府在2022年出台了相关政策,旨在对全市52万亩养殖池塘进行全面改造提升。
2. 政策主要内容
以下是养殖池塘改造提升政策的主要
项目适用范围:
- 项目适用于佛山市辖区内从事水产经济动物养殖以获得最大产出的生产型池塘,不包括环境美化、休闲垂钓、应急消防等非生产用途的池塘及水库。
项目类型及补贴方式:
简易生态型:适用于经方格化改造的养殖池塘、生态健康养殖的淡水分散型养殖池塘。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增建或重修进排水渠、改造生态沟渠和组建养殖尾水治理设施等。
标准生产型:适用于需要全面改造提升的养殖池塘。改造内容主要包括池塘布局重划、方格化改造池塘、全面清淤、重修进排水渠、组建养殖尾水治理设施(三池两坝)等,有必要的可重修机耕道。
补贴标准及方式:
佛山市财政按照不高于改造成本25%的标准对实施主体进行补贴,具体补贴标准按简易生态型不高于1000元/亩、标准生产型不高于2000元/亩,其余部分由区镇两级和实施主体统筹解决。
区级立项并向佛山市农业农村局备案后,市级将按财政补贴标准的50%给予各区作为项目启动资金。佛山各区可以根据投资规模、项目实施主体性质等自行选择补贴方式,包括先建后补、边建边补等。
项目监管与验收:
对项目实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双监控”,市级全域养殖池塘改造提升工作专班办公室将对项目质量和资金安全采取实地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
对工作进度慢的区、镇(街)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且造成严重后果的,报请市委市政府予以问责。
强化建后管护,明确使用财政资金购买、建设的固定资产原则上归村集体所有。单个水产养殖企业(户)受益项目,由其负责管护运维;多个水产养殖企业(户)共同受益的项目,由行政村或村民小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经村(居)决定,以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明确管护责任,商定运维费用,将所有权和经营权落到实处,实现经营权和管护责任相统一。
3. 政策实施效果
通过对养殖池塘进行改造提升,可以有效提高养殖池塘的生产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例如,经过改造后的池塘,鱼的成活率和品质大大提升,产值也有所增加。同时,通过采用先进的尾水处理技术,实现了水质的绿色环保零排放,节省了养殖成本。
4. 未来展望
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进和落实,预计佛山市的水产养殖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养殖池塘的现代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也将得到显著改善。政府将继续争取专项资金,对更多规模化的养殖池塘进行改造提升,并给予相应的扶持补助。
养殖池塘改造提升政策是佛山市政府为了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出台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政策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池塘的生产效率,还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推广,相信佛山市的水产养殖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