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种养殖业政策
淮安市种养殖业政策概述
淮安市在促进种养殖业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加速生猪产能恢复提升,并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粪污资源化利用。以下是相关政策的详细解读:
生猪养殖政策措施
扩大奖补范围为了鼓励生猪养殖,淮安市出台了多项奖补政策。例如,对于完成2020年生猪恢复生产任务目标的前三名县区,分别给予100万元、70万元、30万元的奖补。
信贷优惠淮安市还提供了信贷优惠政策,以帮助生猪养殖主体获得资金支持。具体措施包括对符合一定条件的规模猪场提供奖励,以及对新增出栏五千头以下猪场由各县区自行制定扶持政策。
支持种养循环为了促进生猪养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淮安市鼓励种养循环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粪污资源化利用
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淮安市发布了《淮安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粪污资源化利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旨在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该方案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包括淘汰一批不达标的养殖场(户),整治提升一批养殖场(户),并加强畜禽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
治理目标该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布局畜禽养殖,促进养殖规模与资源环境相匹配,提升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
具体措施具体措施包括严格畜禽养殖审批监管,淘汰一批不达标养殖场(户),整治提升一批养殖场(户),以及加强畜禽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例如,对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或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向外排放粪污的养殖场(户),应依法予以停产关闭。
淮安市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并致力于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这些政策不仅包括财政奖补和信贷支持,还涉及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方面。通过这些措施,淮安市希望能够在保障生猪产能恢复的同时,实现种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