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养殖政策
海南养殖政策概述
海南省为了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养殖政策。这些政策涵盖了深远海养殖、生猪养殖、罗非鱼养殖等多个方面,旨在鼓励企业和渔民开发海洋资源,提升养殖技术,降低养殖风险。
深远海养殖政策
海南省大力推动深远海养殖的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包括资金补助和技术支持。具体政策如下:
资金补助:
对于投资深水抗风浪网箱养鱼的渔民或企业,海南省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每组网箱补助10万元。
对于海南省企业投资并在海南省作业的桁架类大型养殖装备(包围水体3万立方米以上),省级财政按照每个桁架类大型养殖装备实际造价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对于海南省企业投资并在海南省作业的大型养殖工船(载重30000吨以上),省级财政给予每艘大型养殖工船不超过实际造价的30%,最高 亿元的补助。
技术支持:
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渔民和企业提升养殖技术。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推动养殖技术创新和应用。
生猪养殖政策
为了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海南省推出了“农业保险+信贷”政策,具体内容如下:
农业保险:
生猪养殖户可以购买养殖保险和贷款保证保险,银行可以根据信用状况提供低息、低费、无抵押纯信用贷款。
养殖户可以享受养殖病害保险保费80%,附加生猪价格保险保费30%,贷款保证保险保费20%的财政补贴。
信贷支持:
银行提供低息、低费、无抵押纯信用贷款,帮助养殖户解决资金问题。
通过农业保险和信贷的结合,提高养殖户复栏的积极性。
罗非鱼养殖政策
为了鼓励罗非鱼的养殖,海南省出台了相应的补助政策,具体如下:
补助标准:
在2003年,对于投资成片开发罗非鱼池面积200亩以上的公司或农户,政府每亩补助200元。
在2004年,主要是鼓励农民投资开发罗非鱼塘,沿海地区农民开发鱼塘50亩以上,中部市县农民开发30亩以上的,政府给予每亩100元的补贴。
综合养殖政策
海南省还出台了一系列综合养殖政策,旨在提升养殖业的整体水平和发展速度。具体政策包括:
渔业绿色发展:
农业农村部与海南省政府签署全国首个共建渔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战略合作协议,从十个方面支持海南省渔业绿色发展。
制定《海南省深远海养殖项目管理细则》《海南省水产养殖项目直接奖补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落实深远海养殖项目、水产种业、工厂化养殖等方面的财政奖补政策。
养殖补贴政策:
根据《关于做好种猪场和规模猪场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工作的通知》,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为种猪场(含地方猪保种场)和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提供信贷担保服务。
鼓励将猪舍等地上附着物、生猪等作为反担保措施,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实行无还本续贷。
海南省通过出台一系列养殖政策,积极推动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这些政策不仅提供了资金补助和技术支持,还通过农业保险和信贷的结合,降低了养殖风险,提升了养殖户的积极性。未来,海南省将继续加大对养殖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养殖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