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养殖业有好政策吗
山东省最新养殖政策
山东省一直致力于推动畜牧业的规范化发展,出台了一系列规模化养殖标准。这些标准涵盖了养殖场的布局、环境卫生、生态保护、疾病防治等方面,旨在加强养殖场的管理,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利益。山东省还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例如对符合规模化养殖标准的养殖场给予补贴、优先享受财政支持等,有效引导农民朝着规模化养殖的方向发展。
养殖业扶持政策
能繁母猪饲养补贴:每头补助50元。
生猪保险补贴:饲养优质能繁母猪每头每年交保费60元,其中财政每头承担48元、养殖户承担12元,保额为1000元;饲养商品猪每头每年交保费10元,其中财政每头承担7元、养殖户承担3元,保额为400元。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补贴:
- 年出栏300-4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10万元; - 年出栏500-9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25万元; - 年出栏1000-19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50万元; - 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80万元。
人工授精液补贴:每窝补助20元,今年只限于达县试点。
疫苗补贴: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一类疫病的疫苗实行补贴。
养牛补贴政策
山东省的养牛补贴较为可观,要求养10头以上的繁殖母牛,品种为鲁西黄牛或良种肉牛。具体申报流程如下:
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提前进行上报,每繁殖一头牛犊可获得1500~2500元不等的补贴。
办理防疫条件合格证:防疫条件达标的情况下,去当地畜牧部门申请办理。
每年提前上报繁殖母牛数量:一般在前一年的秋冬季节上报,并让当地主管人员查实、打耳标。
母牛产犊后胎衣不要丢:应通知当地主管人员前来验收,或者拍母牛(带耳标)、牛犊和胎衣照片进行验收。
验收通过后:一般会在年底将补贴下发至养牛户手中(地区不同,补贴下发时间不同)。
家庭养鸟政策
在家里养鸟时,需要注意国家《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的鸟类是不能养的。百灵、画眉、绣眼、靛颏等“四大笼养鸟”也在该名录中。如果需要继续驯养繁殖,必须在规定的过渡衔接期内向市林业局申请核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未能取得证件的,需在规定时间内移交当地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处理,不建议私自放生。
林地建养殖场政策
山东省允许在林用地建养殖场,但必须按审批程序操作。办理采伐证,并有林地补植计划和补植计划用地。然后是申请设施农用地,将倒出的林地备案为设施农用地类的养殖用地,需要经过农业农村局和自然资 规划局备案。
退林还耕政策
退林还耕政策是自愿的,旨在通过退耕还林资金和粮食补贴制度,鼓励在水土流失严重或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定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以及生态地位重要的耕地,退出粮食生产,植树或种草。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地还林面积,提供适当的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费和现金(生活费)补助。每亩退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补助种苗造林费50元。
种养结合补贴政策
大力发展新型养殖模式,种养结合成为补贴热点。具体补贴包括粮改饲、种养结合专项补贴,以及优质牧草(苜蓿)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这些政策旨在促进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在养殖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推动养殖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同时提供多种补贴和支持措施,帮助养殖户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这些政策不仅有助于保障养殖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能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养殖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积极申请相关补贴和支持,推动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