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扶贫项目
畜牧养殖扶贫项目概述
畜牧养殖扶贫项目是国家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而推出的一项重要政策。通过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支持,鼓励农民发展畜牧养殖业,从而实现脱贫目标。以下是对畜牧养殖扶贫项目的详细介绍。
蚕养殖
蚕养殖主要依靠蚕丝和蚕蛹的经济价值。蚕丝是制作高档床上用品——蚕丝被的主要材料,价格昂贵。蚕蛹也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食品,在广东等地备受青睐。国家对养蚕提供了两种补贴:一是桑树种植补贴,每亩补贴800元左右;二是蚕舍建设补贴,每平方补贴300元左右。
狐狸养殖
狐狸养殖的主要收益来自狐狸的皮毛,因其稀缺性和美观性,深受高端市场的欢迎。国家对狐狸养殖的补贴政策为每只补贴100元,并鼓励以地区为单位进行补贴。若一个地区有超过40户养殖户,可以向国家申请20—100万元的补助资金。
兔子养殖
兔子养殖既可作为宠物饲养,也可作为肉类食用。兔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国家对兔子养殖的补贴政策与狐狸相同,每只补贴100元,并鼓励以地区为单位进行补贴。若一个地区有超过40户养殖户,可以向国家申请20—100万元的补助资金。
驴养殖
驴肉营养价值高,且驴皮可用于制作阿胶,市场需求量大。国家为了鼓励养驴,推出了多项扶持政策。养驴户可以与大型阿胶公司签约,养殖300头驴可获得10万元补贴,养殖600头驴可获得20万元补贴,以此类推。每出生一头幼驴还可获得700—800元的补助。对于没有养殖成本的群众,国家还提供免息贷款服务。
蜜蜂养殖
蜜蜂养殖主要依靠蜂蜜和其他蜂产品的销售。蜜蜂养殖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适合在农村地区推广。国家对蜜蜂养殖也提供了一定的补贴和支持,具体政策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淮滨县畜牧产业精准扶贫政策和措施
淮滨县根据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相关政策,将畜牧养殖纳入精准扶贫规划。以下是淮滨县畜牧产业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
基本原则: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尊重贫困群众意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坚持以资源为基础,根据贫困村的地理、人文、资源、习惯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养殖项目。
坚持以科技为依托,推广科学养殖技术,提升贫困农户养殖技术水平。
坚持以规模经营为引领,鼓励合作社、养殖场或能人牵头,带动贫困户发展畜禽养殖。
坚持脱贫模式多样化,采取直接帮扶、代养帮扶、托管帮扶、合作帮扶、股份帮扶等多种模式。
主要目标:
2016-2018年,计划在97个贫困村开展畜牧产业扶贫,使3345个贫困户8350个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计划养殖母牛200头、生猪3240头、家禽402000只、羊7200只。
重点任务:
生猪养殖:计划在27个贫困村扶持1080个贫困户发展生猪养殖,每批养殖3240头。
家禽养殖:计划在32个贫困村扶持1340个贫困户发展家禽养殖,年养殖402000只。
山羊养殖:计划在18个贫困村扶持720个贫困户发展肉羊养殖,年养殖7200只。
肉牛养殖:计划在20个贫困村扶持200个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年养殖肉牛基础母牛200头。
资金测算与筹措方案:
实施畜牧产业扶贫需投入 万元资金。
筹资方式包括扶贫专项及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金融信贷、社会投资、场社自筹资金等。
政策保障:
土地支持政策:养殖选址要符合乡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严禁占用基本农田,禁止建在房前屋后人畜混杂。
金融支持政策: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畜牧养殖应纳入已到位的涉农项目予以支持。
通过以上措施,淮滨县致力于通过畜牧养殖帮助贫困农户实现脱贫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