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养殖怎么投喂饲料
流水养殖饲料投喂的基本原则
流水养殖时,淡水鱼完全依赖人工饲料生长,因此要求人工饲料营养全面,营养价值高。常用的饲料是人工配合的全价颗粒饲料。
投喂原则
流水高密度养殖淡水鱼的投喂原则与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相同,遵循“四看”和“四定”的原则。
投喂量的确定
日投喂量根据季节、水温和淡水鱼的重量来确定。具体如下:
5~6月份,当水温在18~23℃时,投喂量为体重的5%~7%。
6~9月份,水温较高,投喂量为8%~12%。
当水温超过35℃时,停止投喂。
每天的投喂量还需根据当天的气候、水质、食欲、浮头、鱼病等情况进行调整。
投喂方法
饵料台设置:在流水池中设置一定数量的饵料台,将饲料投喂到饵料台上。
投喂时间:鱼种放养后1~2天才开始投喂,投喂时应减少或停止进水。
投喂量调整:根据水温、季节调整日投喂量。
投喂技巧:投喂时应根据不同的水池采取不同的投喂方法,一般采用手撒的方法。对于串联或并联的流水池,投喂地点选择在流水池的周边;对于圆形或椭圆形的流水池,投喂地点也应选择在水池的周边。
饲料投喂的注意事项
驯化鱼类:先让鱼饿1~2天,然后在固定位置敲击铁桶,同时喂食。经过最多1周驯化,鱼类能形成听到声响便集群上浮水面抢食的条件反射。
投喂位置:因为流水池流速较大,投喂点最好在入水口附近。
投喂方式:投喂要一小把一小把地撒,确保每粒料都让鱼吃掉,以免浪费。每次投喂时间为10~20分钟,让鱼达到八成饱,保持旺盛的食欲。
特殊情况下的投喂调整
水质异常:
鱼体异常:观察鱼体是否有寄生虫或其他发病征兆,采取相应措施后停料1天再投喂。
塘口管理:了解鱼塘是否有过塘、杀虫消毒、缺氧等情况,先相应处理,然后停料1—2天,再开始投喂。
天气变化:突然降温或升温时,适当控料投喂,做好抗应激或消毒处理;持续阴雨天,气压正常,有风,只要水温足够,则正常投喂即可,无需控料。
高温期的投喂调整
中午投喂:通过中午投喂前半小时多开增氧机,增加上下层水的交换,达到降温的目的。
投喂时间调整:适当推后中午一餐的投喂时间。
投喂颗粒料:中午一餐投喂颗粒料,减少鱼浮上水表面的时间。
增加水深:适当增加水深。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确保鱼类健康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