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鲈在鱼池怎么养殖
海鲈鱼在鱼池的养殖方法
一、池塘改造与准备1. 选址与建设:
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新鲜无污染的地方建池。
每口池塘的面积以5~8亩为宜,呈长方形,南北走向最佳。
池底要求平坦,砂泥底质,池岸牢固,池深2米。
池底需埋设进、排水管道,并配备1~2台 千瓦的增氧机。
饲养场应配有发电备用机组。
清淤与消毒:
在放苗前一周,每亩使用50公斤生石灰或5~10公斤漂白粉干池倾注消毒。
放苗前要上肥培育池水的基础饵料,使池水呈油绿色或茶褐色。
二、苗种培育1. 苗种选择:
- 从海区捕捉的鲈苗(体长 ~2厘米),经过淡化至盐度4‰~7‰后投入暂养池(盐度1‰)。
暂养管理:
暂养池的放养密度控制在每亩1~2万尾。
经常对池塘冲水增氧。
下池第二天开始投喂浮游动物、红虫等鲜活饵料。
逐渐用鱼浆、浮性颗粒配合饵料与鲜活饵料混合投喂,驯化至可投喂鱼糜、浮性颗粒饲料。
日投饵量为在池鱼体重的15%,分3次投喂。
在开始投饵前3天,每50公斤鱼用土霉素3克、维生素C1克,拌入饲料每天投喂一次,连喂3次。
三、饲养管理1. 分池饲养:
将鲈苗过筛后按大小分池饲养。
放养密度一般为2500~3500尾/亩。
水深保持在 米以上。
保持池水适宜肥度,透明度在30厘米,水色呈油绿色。
投饲与保健:
每天投饲两次,主要饲料为搅碎的鱼糜和浮性颗粒饲料,饲料中要添加维生素B、C。
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
每月将土霉素、红霉素、维生素药物拌饵投喂2次,每次连服3天。
定时用 强氯精或20ppm福尔马林对池塘全池倾注消毒。
日常巡塘:
每天进行巡塘管理,夜间或天气炎热气压低时开机增氧。
发现池水变坏要及时排换水,保持池水新鲜。
四、疾病防治1. 病害预防:
鲈鱼在人工高密度饲养条件下容易发病,必须加强病害预防。
定时对饲养池塘、食台进行药物消毒,发现疾病及早治疗。
常见疾病防治:
- 重点防治肠炎病、烂鳃病、出血病、水霉病和寄生虫病。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在鱼池中养殖海鲈鱼,确保其健康成长并获得较高的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