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养殖怎么养殖好看呢
水库养殖的方法和技巧
选择合适的水库在水库进行高密度养殖时,并且水库应保持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避风,为水产品生长提供充足的光照,增强其生长能力。水库的水体营养程度也会对水产养殖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的,所以有必要保证营养丰富。
设置圈养区选定水库后,直径5米拼装桶体,采用集中圈养模式,鱼类排泄物、残饵均随水流集聚在锥形集污区,锥底排污系统可随时进行排污处理,不污染水体。增氧系统随时向养殖桶内通过曝气管底层供氧,从水底到水面使水体溶氧量充足,鱼类吃得多、长得快、病害少,产量更高,养殖效应更好。
投放鱼种投放大规格、多品种、足量的优质鱼苗(种)是水库养鱼获得高产的关键。其规格为:鲢、鳙鱼50-75克/尾,草鱼70-100克/尾,鲤鳊鱼50克/尾,鲫鱼30克/尾。多品种混养。根据鱼类彼此间食性和生活水层的不同进行选择和搭配。其搭配比例为:鲢、鳙鱼50%,草、鳊鱼26%,鲤、鲫鱼24%。
投饵和施肥小型水库养鱼要获得高产、高效,单靠水库中的天然饵料是不够的,必须增投人工饵料。同时,施肥时,猪、鸭粪不得直接施放,要先经发酵杀菌。
拦鱼设施设施要建好,否则会造成水库鱼类大量逃逸,影响成鱼回捕率。其网目或间距视放养鱼种的规格而定。
鱼病防治一是坚持用生石灰清毒。二是鱼种下库之前用5%食盐溶液清洗鱼体。约5分钟,草鱼种需注射疫苗进行免疫预防。三是定期泼洒药物。四是投喂药饵和食场挂篓。
轮捕轮放小型水库实行轮捕轮放,一般采取一次多放,分次捕捞,捕大留小,边捕边放。实行库边建舍养猪、鸭、鸡或鹅,水中养鱼的立体综合利用。猪、鸭、鹅粪入库肥水,可增加水中有机物含量,促进浮游生物的繁衍生长,为鱼提供丰富的饵料,使物质能量得以多重利用和形成良性循环。
水库养殖的注意事项
控制养殖密度放养密度应合理。鱼种的放养密度取决于养殖者的养殖水平,饵料生物量和水库本身的施肥量。通常,没有充气的情况下,总库存量控制在500至600。尾巴/亩。
科学的饲养管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解决有机肥的,采取禽,鱼,鱼综合养殖。例如,水库边缘修建牧场,进行鱼和猪的共同养殖;在水库侧面或角落用栅栏隔开,进行鱼和鸭的繁殖。成长。施用足够的有机肥料,通常每亩约300千克,最好搭配完全发酵的猪粪和鸡粪。
抓好鱼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预防胜于治疗"的原则。鱼种应消毒2次;在食堂定期用漂,二溴联苯等药物消毒;定期喂食强力二氢卟啉,鱼类和杀虫剂等药物混合物,以预防某些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勤加石灰,增加pH值,促进水体循环,改善水质,帮助鱼类生长和抑制鱼类疾病的发生,一般每亩每次使用20公斤,将整个水库泼水后,每次20天左右;当发现鱼类疾病时,应进行相应处理。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水库养殖可以更加科学和高效,同时也能保证鱼类的健康成长和产量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