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罗非鱼冬季养殖
景洪罗非鱼冬季养殖
罗非鱼是一种热带鱼类,不耐低温,因此在冬季养殖时需要特别注意保暖和管理。以下是关于景洪罗非鱼冬季养殖的一些详细建议和技术措施:
一、越冬保暖管理技术
前期准备工作:
- 进入越冬池后的前10天为密集适应驯养阶段,最初3天不投喂,之后用漂浮饲料驯化,逐步过渡到用颗粒饲料或混合饲料投喂。投饵处用编织布搭建食台。
调节水温和排污换水:
根据多年生产经验,越冬水温保持在18~24°C较为理想,既能保持罗非鱼的生命活力,又能维持其代谢在一个经济合理的水平。
换水时先排后加,每次换水后的水温调节到24°C。在保温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水温一般每天下降1°C。当水温降至18°C时(约7天左右),正好与换水排污的时间大致吻合。
药饵投喂:
- 由于罗非鱼的抗寒能力较弱,冬季其免疫力会弱化。可以在平时的喂养中适量投喂一些增强体质的药饵,如中草药和饲料进行搅拌后投喂,连续喂个四五天左右,可以改善罗非鱼的体质,防止其在冬季快速死亡。
罗非鱼的增氧和清污:
当鱼发生轻微浮头时即开机增氧。为节约成本,可以用定时开关控制调节增氧时间。
越冬保种期间会有较多的残饵、排泄物沉积于池底。除了定期换水排污外,对排污效果较差的保种池视池底污物积累情况用机械吸除或用趟网去除。
在逐步投喂饲料的过程中适当添加黄芪多糖、维生素C等保健药物,提高罗非鱼的自身免疫能力。
二、冬季管理七项技术措施
保持池塘水位稳定:
- 在寒冬季节适当提高水位,增加水体容量,一方面可以保持水温温度,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善水质条件。鱼池水位应保持在2米左右。当水位下降10~15厘米时,必须补充新水,保持水位和水质稳定。
定期调节好水质:
有水源的池塘,每隔10~15天应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20~30厘米,并适当进行老水排放。可以隔15~20天泼洒一次石灰浆,以提高水体钙质浓度;20天左右再增施一次磷肥,提高水体含磷浓度,增强鱼体抗寒能力。
配备增氧机的池塘,在晴天中午12时至下午2时开机,促进表层水和底层水的循环,使溶氧均匀合理,增加鱼类食欲和抗病能力。天气情况不好时(闷热、雨天等)在夜晚要增开增氧机,一般从半夜开机到天明。
合理投饲提高抗病力:
- 寒冷的冬季,可以适当进行精饲料补充,让鱼类的生命活动能力得到补充,提高其成活率。水温在5°C以上时,可以3~5天投喂一次,日投量为鱼体重的 %~ %;连续晴好天,水温上升到8°C以上时,鱼类活动增强,应适当增加投饲量。
合理密度适当降低鱼类养殖密度:
- 防止因鱼群密度较大而发生缺氧死鱼的现象。
加强病害防治:
- 寒冬季节由于水温较低,鱼类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弱,容易受真菌(水霉病)和寄生虫(粘孢子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三代虫病、锚头蚤)的感染和侵袭,要采取严格的防病措施,定期进行水体消毒。
尽量减少操作:
- 除保障市场供应的特殊要求外,尽量减少生产作业。在严寒期间,暂停捕捞作业,尽量避免对鱼种池、亲鱼池进行拉网等操作,以免鱼体损伤。
完善设施:
- 及时修复保温棚等灾损渔业设施,努力减少越冬水产养殖对象损失;做好渔业生产设施的防冻工作。在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