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潮汕赤蟹的养殖标准

2025-02-14 10:14:58 次浏览

潮汕赤蟹的养殖标准

一、养殖环境的选择1. 水源充足: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确保水量充足。

  1. 水质良好:水质需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无污染。

  2. 地理位置:远离城市污染,周围环境清洁。

二、池塘建设1. 池塘面积:建议面积在15-20亩之间,便于管理和操作。

  1. 进排水设施:进水采用高位进水,排水采用低位排水,确保排水口在池塘底部。

  2. 防逃设施:由于赤蟹有很强的逃逸能力,养殖池塘四周需建立高于池埂 米以上的防逃设施。

三、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 清塘消毒:在每年的秋冬季将池水排干,清除底部淤泥,使淤泥厚度不超过10厘米,然后晒塘过冬。消毒常用生石灰,用量为70-100千克/亩,全池泼洒。

  1. 水草种植:消毒后注水,使水深保持在20-30厘米,5天后待生石灰的药效消失,开始种植水草。水草以沉水性植物为主,浮水性植物为辅。

  2. 螺蛳投放:在成蟹养殖池中,每亩水面投放活螺蛳150~250kg,任其自然繁殖。螺蛳不仅能净化水质,还能提供天然饵料。

四、蟹种放养1. 放养时间:蟹种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年的2月底-3月初,放养水温要求不低于4℃。

  1. 蟹种处理:放养前,将蟹种连同网袋一起放入池水中浸泡1-2分钟,取出在空气中放置3-5分钟,反复2-3次,待蟹种充分吸水,适应水域环境后,再进行放养。

五、投喂管理1. 投饲原则

  • 3-6月:生长速度快,蜕壳次数多,以投喂配合饲料和冰鲜鱼块为主。

  • 7-8月:高温天气,应减少动物性饲料投喂数量,增加植物性饲料的摄食量,防止过早性成熟和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 8月下旬-11月:以动物性饲料和颗粒饲料为主,满足后期生长和育肥的营养需要。

六、水质管理1. 水温调控:3、4月表层水温比底层水的水温高出3-5℃,7、8月进入高温季节和快速生长阶段,水深应控制在 米,并每隔3~5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池水30%。9月份以后,应加大日换水量达到池水40%左右。

  1. 水质调节:每隔10~15天使用1次生石灰来调节水质,每亩每米水深每次用生石灰5-10公斤,全池均匀泼洒。注意在高温季节生石灰应适当减量使用。

七、疾病防控1. 日常巡塘:一旦发现有疾病发生一定要及时防治。

  1. 蟹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在不同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预防。

通过以上严格的养殖标准,可以有效提升潮汕赤蟹的养殖质量和产量。

养殖发发网
北方山水地养殖什么好 肉羊养殖饲料有哪些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