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塘牛蛙养殖条件要求
仙塘牛蛙养殖条件要求
一、基本条件
特种养殖许可证 - 牛蛙养殖属于特种养殖,因此在养殖前需要办理相关的特种养殖许可证。
场地条件 - 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环境安静、水质无污染、交通便利。
每100平方米为一个大池,每个大池可以平均分成四个小池。
池边需要用40目的筛绢围好,筛绢高出池底1米左右,底部20-30cm埋入池底中,池埂高40cm,水体深度不低于20cm。
温度 - 牛蛙是变温动物,生长最适温度为25-32°C,繁殖最适温度为20-30°C。
-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牛蛙的生长和繁殖。
二、养殖管理
蝌蚪管理
定期巡查,观察蝌蚪的活动和进食情况,并做好记录。
控制好养殖池水的温度和深度,保持水质干净清澈。
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及时应对蝌蚪的异常情况,如浮头现象。
幼蛙管理 - 幼蛙期要控制好温湿度,做好分类措施。
投喂适量的肉食,如蚕蛹干和动物内脏,注意投放量。
防治病害和天敌,确保幼蛙健康生长。
成蛙管理 - 根据成蛙的体型和重量,合理调控养殖密度,通常为30只/平方米。
做好防逃措施,提高围墙高度,防止成蛙跳出养殖池。
控制水温,夏季做好遮阳工作,防止阳光直射。
亲蛙管理 - 选择生长能力强的成蛙作为繁殖留种的亲蛙。
- 亲蛙一般体型大,重量高,需要特别的管理和照顾。
三、饲料投喂
饲料以浮性配合饲料为主,投喂前需用水泡湿,促使软化膨胀。
日投喂量为在池蛙总量的7%~15%,根据气候、水质及残饵等情况适时调整。
实行分级饲养,每隔一段时间将规格大的个体筛选出来,调整到同一口池塘进行养殖。
四、疾病防治
苗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体。
定期用漂白粉或强氯精全池泼洒消毒。
分池后用高锰酸钾溶液对蛙体进行消毒,防止机械损伤。
发现病蛙、死蛙及时挑出隔离饲养,并用高浓度的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五、废水处理
牛蛙养殖的废水处理方案可以采用“预处理+厌氧+好氧”的联合工艺进行。
通过格栅拦截大分子污染物和浮渣,降低后续工艺运行的负荷,减少废水设备管道堵塞的问题。
在格栅经过简单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PH等的调节。
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废水的及时处理,防止病死蛙体和其他污染物造成水质污染。
通过以上详细的养殖条件和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牛蛙的养殖成功率和产量,确保养殖户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