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蟹太瘦怎么养殖好看
青蟹太瘦的养殖方法
1. 放养规格及时间
青蟹的放养规格和时间对养殖效果有很大影响。根据不同的季节和青蟹的规格,可以选择适当的放养时间。例如,夏苗放养一般在6~7月,规格为15~50克(平均25克)左右,经过3~4个月的养殖,当年能够达到商品蟹的规格;秋苗放养一般在9~10月,规格在10~20克,越冬养殖至次年5~6月份,可以达到商品规格。育肥养殖一般在9~10月收获150~200克以上的瘦蟹,养殖30~40天后可以达到膏蟹。
2. 放养密度
放养密度也是影响青蟹养殖效果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4~5月份放养50~100克/只的越冬蟹,每亩放苗200~500只为宜;如果规格偏小,可以适当增加放苗密度。大约两个月后可以进行轮捕。此时正值夏苗苗发季节,可以放养小规格夏苗,亩放养苗种数量为1000~1500只左右为宜。育肥养殖的放养时间在8~10月,放养密度视环境条件可掌握在500只/亩左右为宜。
3. 水质管理
水质管理是青蟹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大潮汛期海水能自然进出,池内水体能得到充分交换,一般不存在水质问题。在小水潮到来前夕,需要检查修复土坝的渗漏水,加高溢水口高程,蓄满水位,通常保持水位在滩面上 米左右。遇到大暴雨时,可以让溢水坝溢出上层淡水,防止海水盐度突然下降而导致青蟹发病。
4. 饲料与饵料投喂
青蟹的饮食习惯主要是在傍晚和清晨摄食,因此一般在傍晚投饵一次。青蟹喜食贝类和小型甲壳类,有时也会摄食一些植物性饵料。具体的投喂量可以根据青蟹的体重来确定。例如,活体贝类的日投喂量为青蟹体重的15%-20%;鲜贝肉、沙蚕、小鱼、小虾为4%-6%;青蟹专用配合饵料为2%-4%,以第二天没有剩余为准。
5.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包括定期监测水质,密切观察青蟹的活动摄食情况,并及时调整饵料投喂量。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养殖期间要求至少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00%,换水前后要保持水温、盐度基本稳定。换水时应结合清理池底的残饵、青蟹排泄物等污物,并用干净水冲洗干净。
通过合理的放养规格和时间、适当的放养密度、科学的水质管理和饲料投喂,以及细致的日常管理,可以有效地帮助青蟹增肥,提高养殖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