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蛭水的要求
养殖水蛭对水环境的要求
水的肥度水蛭对水的肥度有一定的要求。水的肥度可以通过水的透明度来判断。当水的透明度在20-30厘米时,水的肥度最佳。此时,水中的溶解氧、微生物等都能维持在一个较为理想的水平,有利于水蛭的生长。
溶解氧溶解氧是养殖动物氧气需求的,是养殖动物生存及正常生理活动的最根本保证。溶解氧可以氧化残留有机质和水体及塘底的有害物质。溶解氧越高,有害物质浓度越低,溶解氧有利于促进塘水生态中的物质正常循环,从而活化水质。最适宜水蛭溶解氧的值为6-7。
pH值pH值偏高或偏低都会对水蛭产生影响,甚至引起水蛭死亡。根据不同的资料,最适宜水蛭的pH值范围略有不同。一种观点认为pH值保持在 之间为佳,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水蛭喜欢中性水或弱酸性水,pH值在 — 之间为宜。
氨氮和亚硝酸盐氨氮和亚硝酸盐高都会影响水蛭的生长速度,使水蛭抵抗力弱、易患病,甚至引起水蛭死亡。氨氮小于 ,亚硝酸盐小于 ,氨氮、亚硝酸盐均为0最佳。
水源的选择水质必须天然无污染。一些肥水或者农药含量较高的水质都会对水蛭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所以选择水源的时候养殖户要慎重。为了保证养殖池的水源质量,最好能长期保持活水的流通。
水温的控制水蛭是很怕高温的,所以养殖场所一定要有控温的手段,尤其是在夏天。夏天最好可以搭建一些遮阳网,或者在水里投放一些漂浮的水生植物,减少阳光直接接触水蛭的机会。如果温度是在过高,最好适当的增加水池水深,保持水底的温度比较适合生长。
养殖水蛭的其他要求
投喂饲料水蛭以水草、水中微生物、有机质等为食,人工饲养主要以投喂牲畜血拌草粉和螺蛳为主。一般每亩可以投放25千克活螺蛳,任其自然繁殖,水蛭自由采食。饲料不足时,可喂些蚯蚓、昆虫等。7天喂1次动物血,可加快水蛭的生长速度。注意及时清除残渣,以免污染水体。
防逃措施要在池塘外围砌防逃墙,墙高80-90厘米,地下部分在30厘米以上,墙内侧用水泥、沙子抹成麻面(墙面越光滑水蛭越容易逃跑)。
水生植物的投放多放养水生植物,以水葫芦和浮萍为主,因为水蛭怕阳光直射,水葫芦和浮萍既是田螺的饲料,又可为水蛭遮光,水蛭还可以在上面产卵。
种苗的选择和放养种苗购买时要注意鉴别,需选择健壮、无伤、个体大的(每千克120~169条)。春、夏两季均可放养。
越冬管理水蛭耐寒能力较强,一般不易被冻死。自然条件下,气温低于10℃时停止摄食,钻入泥中越冬。人工养殖可在池塘四周遮盖稻草等物保暖,协助水蛭自然越冬。
疾病防治水蛭天敌有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可以用徽电网防治及工具诱捕。只要保证水源不被化肥、农药等污染,食物新鲜,及时清除饲料残留物,经常换水就能养好水蛭。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