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鱼塘如何调水
水产养殖鱼塘如何调水
1. 使用增氧机械调节一般每亩配备一台1kW增氧机,特别是在夏秋季,早上6-8点和下午2-3点开启增氧机1次,在确保水位的情况下可以改善水质。
2. 用药物改善水质常用生石灰和硫酸铜调节水质。在富营养鱼塘水质的情况下,水位1m可用生石灰20-25kg/亩,溶水后全池泼洒;或用硫酸铜 亩,每月1次,消杀病源体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效果。
3. 根据气候调节水位初春时降低水位可以提高一定的水温,入冬时段加深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水温,促进鱼类早食。初春水位应在75-100cm,随着鱼长大逐步提高水位,满足幼鱼生长需要。保持鱼塘水温变化相对稳定,减少温差变化速度,以保持鱼塘底层具有较高的水温,让鱼类安全过冬和保护鱼类体质。
4. 定期加水定期加水是保持水质清新的一种方法,新鲜的水不仅可以带进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溶氧,还可以稀释原水,使水质转好。当加水量较大时最好换水,换水量一般在三分之一以上。在水很肥或水质有老化趋势时,可通过加水或换水改善水质。
5. 使用高锰酸钾消毒在新缸投入使用前,可以使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只需按比例加入高锰酸钾,在加入正常水位的水浸泡48小时就可以达到消毒效果。
6. 定期搅动底泥搅动底泥可促进底质不断分解,间接控制水质变化。一般每10-15天搅动一次,每次搅动面积不少于水体面积的1/3,以晴天中午搅动效果最好,闷热天、气压低的天气不可搅动。
7. 用增氧机增氧精养池塘应配备专门的增氧机,其中以叶轮式最好。开机增氧可使水体对流,增加水中溶氧和散发有毒气体。注意在晴天中午开,阴天要在清晨开,阴雨连绵天气应在半夜开,每次开机时间为1-4小时。
8. 适当追肥适当施肥可以使浮游植物保持适当的密度和旺盛的生活状态,供养殖动物食用。同时浮游植物可以吸收水体的营养盐和氮磷等元素,形成物质循环,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从而改良水质。
9. 调节水的温度适宜的水温是海鲜存养的重要因素。海鲜适宜的水温一般保持在18-21℃,但鲍鱼、象拔蚌属低温高盐品种,其适应温度为12-15℃。温度过高时,对存养生物不利,易引起病害,造成损失。
10. 调节水质的酸碱度水的酸碱度与各类海鲜的生存息息相关。调节水质的酸碱度常用的是磷酸二氢钠和碳酸氢钠。在使用前要把这两种药品分别溶解在纯水中,配成1:100的溶液使用。
水产养殖调水步骤
1. 水体解毒养殖用户大量使用消毒剂及杀虫药剂,在消毒、杀虫的同时,严重破坏水体环境。要想使水体尽可能的改好及延长好的水质,需要尽可能的稀释缓解杀虫剂等化学药剂,缓解对养殖对象的身体器官的毒害影响。
2. 净水由于在历年的养殖过程中,饵料的大量投放的、养殖对象粪便如不解决水体底部的残留污染,为了最大限底的一次性调好水,尽可能的延长水体良好的时间段。使用微生态制剂产品将水体中、上部的悬浮有害物质尽最大限底的统一沉入池底进行有效的分解。水体保持干净的时间也会大大延长。
3. 生物改底对于底部有害有机物等残留物质,底部的饵料、粪便导致弧菌等有害菌大量爆发、氨氮亚硝酸盐超标等不良现象,出现天气变化如下雨、刮风等情况,上升到水体中、上部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