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小龙虾养殖
红河小龙虾养殖概述
红河地区的小龙虾养殖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项目,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养殖小龙虾不仅可以利用当地的水资源,还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本文将详细介绍红河小龙虾养殖的模式、管理要点和技术措施。
大水面(滩涂)养殖模式
大水面(滩涂)养殖模式适用于浅水湖泊、草型湖泊、沼泽、湿地及季节性沟渠等面积较大的水体。该模式通过放养亲虾进行增养殖,具体操作如下:
放养时间:放养虾种的时间为3—4月份,投放种虾的时间为8—10月份。
放养量:每亩放养量为20公斤,雌雄比例为 :1。
开捕时间:第二年的5—6月。
捕捞方式:采用地笼、虾笼捕捞,捕大留小,亩产可达100公斤左右。
注意事项:在水位较深、水草资源较好的滩涂可采用鱼虾混养,但必须彻底清除黑鱼、鲶鱼,并且不能放养青鱼。
稻虾共生养殖模式
稻虾共生养殖模式是一种综合利用稻田资源的生态养殖方式,可以实现稻虾双赢。该模式的具体操作如下:
田间工程建设:
加固田埂,保持田面蓄水30—50厘米,田埂宽度1米为宜。
安装防逃设施,可用石棉瓦或塑料网片配合钙塑板。
进排水口要用网片或栅栏围住,防止龙虾外逃。
苗种放养:
清塘消毒:放虾前10—15天,每亩稻田用生石灰50千克进行彻底清塘消毒。
施足基肥:放虾前7—10天,田沟中注水50—80厘米,施农家肥500—800千克。
幼虾放养:龙虾虾苗虾种在放养时要试水,试水安全后才可投放幼虾。放养方法有两种:
头一年7月份将龙虾的亲虾直接放养在稻田内,每亩放养20克以上的龙虾15千克,雌雄性比2︰1。
第二年5月份水稻栽秧后,投放龙虾幼虾,规格为2—4公分,投放数量为每亩5000—8000尾。
田间管理:
每天早、晚巡田,观察水色变化和虾活动、吃食、生长情况。
在龙虾的生长旺季可适当投喂一些动物性饲料,如磨碎的螺、蚌及屠宰厂的下脚料等。
晒田:稻谷晒田宜轻烤,不能完全将田水排干。
施肥:稻田基肥要足,追肥一般每月一次,尿素5千克/亩,复合肥10千克/亩。
施药:龙虾对许多农药都很敏感,尽量少用药,需要用药时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及生物制剂。
防逃、防病害:
每天巡田时检查进出水口筛网是否牢固,防逃设施是否损坏。
汛期防止漫田,发生逃虾的事故。
注意池塘条件,养殖小龙虾的池塘深度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 米。
种植水草性藻类,为小龙虾提供休息、脱壳的场所,净化水质,增加溶氧。
调水解毒和肥水培养浮游生物
调水解毒:稻秆腐烂、清塘、杀青苔、杀虫、底泥释放等带来的毒素以及含有毒素的外源水,直接影响小龙虾苗种的成活率、蜕壳及生长。
定期肥水:培养浮游生物,为小龙虾苗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肥水溶氧丰富,稳定积温,利于小龙虾吃料。
红河地区的小龙虾养殖是一项具有巨大潜力的产业。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模式和严格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小龙虾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养殖户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并注重日常管理和技术措施的实施,以确保养殖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