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种鱼养殖
泥鳅种鱼养殖方法
1. 场地准备
在养殖泥鳅之前,可以选择在房前屋后、庭院周围等有水源、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池。池子的建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但要注意池的边缘壁一定要高出水面 尺左右,以防泥鳅逃跑。
2. 放种池子砌好后,按每平方米放 斤计算投放鳅苗。苗可到市场上去购买或自己繁殖、捕捉;不管怎样,都应选择体壮无伤,大小均匀的鳅苗投放,并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雌雄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雌鳅的产卵力极强,一条雌鳅初夏至初秋能产4000粒以上的卵,一般年产2-3次,产卵万粒以上。
3. 投食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牛粪、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为了让泥鳅长得更好,可以以各种富含营养和蛋白质的豆粕、米糠、麦麸、酒糟等为主,搭配上鲜活的蚯蚓、蝇蛆等动物性饲料。
4. 施肥在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5. 捕获要捕获泥鳅,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6. 水质管理有条件的可以保持长流水,无流水的需要定期更换补充新鲜水,保证水中的含氧量。也可搭建阴棚,来适度降低水温。
7. 注意事项- 泥鳅和黄鳝切莫混养一池,因为黄鳝要吞食泥鳅。
为预防鸟类、鸭子等天敌,应采取预防措施如围栏等。
如果想要泥鳅长的快,最好让经常监测水温,通过适合的方法让水温保持在最适合的生长温度24—27℃为好。
泥鳅养殖的日常管理
1. 定期巡查养殖泥鳅的鱼池要定期进行巡查,做好换水和防病防逃等工作。水色要做到清亮黄绿,能见度30厘米左右为宜,及时进行换水注水的处理,每天打扫一次饵料台,捞出食物的碎屑和杂物防止污染水体,修补鱼池上的漏洞防止泥鳅逃跑。
2. 种植水草在泥鳅鱼的养殖池中可以种一些漂浮在水面上的水草,用来给泥鳅避暑栖息,水草也可以净化水质。为保持水中的氧气量,水草覆盖面积不宜超过百分之七十,水草好要用架子固定,否则后续不好管理会影响水质栖息效果。
3. 饵料投放投放泥鳅鱼的饲料应注意投放时间和投放的量,投放量应注意日常观察,及时调整。
泥鳅养殖是一项投资少、收益快的农业项目。通过科学的养殖方法和细致的日常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泥鳅的产量和质量。希望以上信息对您的泥鳅养殖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