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泥鳅苗养殖
来宾泥鳅苗养殖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泥鳅水花放养
放养时间 泥鳅水花孵出1-2天黄苗后(4-5天)变黑后即可下塘。下塘前要试水,确保水质水温没有问题。试水后视天气情况选择下塘时间。
运输、放养方法与放养密度 泥鳅水花一般用鱼苗氧气袋打包,每袋装10万尾水花,充氧运输。到达后不能将水花立刻放出来,水温相差大会导致水花不适应而死亡。应将氧气袋放入培育池水中,约20分钟泥鳅苗适应鱼塘水温后,选择背风向阳、无浑水的地方,在池塘边将泥鳅苗缓慢放入鱼塘。一般每亩放泥鳅水花60-80万尾左右比较适合。
二、清塘消毒
清塘准备
用尼龙密网将鱼塘整个围起来,用于防青蛙、老鼠、蛇等虫害。投放水花前10天保留池水10-15厘米深,每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150-200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包括池坡,用于杀死敌害生物。
后续处理 清塘2天后经过滤注水50厘米深左右。泥鳅苗下塘前2天用密眼网拉空网,用于防鸟食和蜻蜓水中产卵(蜻蜓幼虫对泥鳅水花危害较大)。检查有害生物,若有须重新清塘。
三、培育饲料生物(肥水)
- 施肥 注水后,每亩施发酵过的粪肥200-300千克。形成洄水(广东称肥水),这能繁殖出大量的水中微生物(广东统称“水蛛”),这能让水花有东西吃,促进生长。
四、饲料投喂
- 初期投喂 水花孵出两三天后就开始找东西吃了,这时就要添加饲料了。洄水是较好的开口饲料,洄水的制作方法有很多,可以向鱼塘里泼洒揉碎的鸡蛋黄和兑水的豆浆加入饵料。饵料池塘主要用粪水来培养浮游生物,让塘水产生洄水,洄水是刚孵出的鱼苗的最佳食料。
五、日常管理
水质管理 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是十分严格,池塘、稻田等地方都可以养。但要注意水温调节和溶解氧的补充。当水温超过30摄氏度时,泥鳅大部分会钻入泥中避暑,易造成缺氧窒息死亡,此时要经常加注新水,以调节水温和增加水体溶解氧,同时还要采取遮阳措施,可用水葫芦和浮萍等水生植物遮阳。
巡塘 要经常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特别是要注意给水中增氧,否则泥鳅会缺氧而死。
六、经济效益
- 成本与收益 养殖1亩泥鳅,投苗400斤,可产商品泥鳅2800斤左右,商品泥鳅的市场价格按保底价12元/斤计算,2800斤泥鳅收入为33600元。养殖总成本约为15940元,因此利润为17660元/亩。如果一年投种苗2批,效益更高。
七、注意事项
苗种选择 选用培育良好的泥鳅作亲鱼,坚决不用近亲繁殖的泥鳅作亲鱼。尽量不在高温季节繁殖苗种或繁殖时使用物理方法降低水温。泥鳅苗尽量自己繁殖或选择运输距离短、时间短、质量好的苗种场。
敌害生物防控 严格用刚出窑的块状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在进水口加双层网布拦截敌害生物;长途运输的鳅苗入塘时处理要恰当。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来宾泥鳅苗养殖,提高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