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

养殖鳜鱼套养螃蟹

2025-02-15 09:12:46 次浏览

养殖鳜鱼套养螃蟹的概述

养殖鳜鱼套养螃蟹是一种常见的混合养殖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效益,还能有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以下是对这种养殖模式的详细介绍。

养殖鳜鱼套养螃蟹的技术要点

1. 水草种植

在养殖鳜鱼和螃蟹的池塘中,种植水草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水草不仅能提供遮蔽和栖息的地方,还能改善水质,提供天然饵料。常用的水草包括西葫芦、苦草等。

2. 螺蛳投放螺蛳是螃蟹的重要食物之一。投放螺蛳可以分为两批:第一批在幼蟹进塘后投放,数量为150千克/亩;第二批在5~6月投放,数量为200千克/亩。选择靠近塘口的仔螺蛳,可以保证螺蛳的成活率,并防止带入有害生物或有害药物。

3. 蟹种投放选择当地培育的幼蟹,规格为25~30只/千克,亩放358只。避免使用不明的幼蟹,选择优质、健康、附肢健全、规格整齐的幼蟹。打开体盖膏色鲜艳、鳃丝完整有光泽,运输过程中轻拿轻放。使用当地高品质的蟹种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

4. 鳜鱼苗投放鳜鱼苗在5月底6月初放齐,每亩数量20尾左右,要求体质健壮、腹部饱满、规格5厘米以上。鳜鱼可以捕食池塘中的小鱼虾,从而维持生态平衡。

5. 饲料投喂饲料投喂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植物性饲料为辅。动物性饲料以鲜活小杂鱼为主,辅以 、玉米、豆饼等。小杂鱼一定要新鲜,腐败变质饲料禁止入塘。投饵量根据幼蟹生长蜕壳的变化而增加,前期为蟹体重的5%,逐渐增加到10%。高温季节少喂或不喂动物性饲料。

6. 水质管理在蟹种投放前要培育池塘水体肥度,这一过程一直延续到水温增加到20℃左右为止。肥度以水中沙虫培育数量较多、颜色鲜亮为准。养殖中后期要求水质清新、溶氧高,定期加水或换水,池塘水位根据设置的高温季节最高水位而逐渐升高,期间定期换掉一部分池水。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7. 病害防治冬季将蟹塘池水排干,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每亩用150~200千克生石灰进行消毒,塘底在整个冬天日晒夜冻。蟹种投放后在水温达到18℃左右时彻底预防纤毛虫一次,使用药物有纤虫净再配合消毒药物。

养殖效益

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技术措施,养殖鳜鱼套养螃蟹可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例如,80亩池塘共放 万只蟹种、成本 万元,青虾250千克、成本7000元,鳜鱼1860尾、成本2400元,螺蛳 万千克、成本 万元,塘租 万元,水电等6000元,投喂小杂鱼 万元,其它饲料6000元。总计成本 万元,亩均成本2048元。总收入 万元,利润为 万元,亩利润3297元。投入产出比为1∶ 。

注意事项

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螃蟹和鳜鱼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

  2. 水质监测:定期监测水质,确保水质符合养殖要求。

  3. 饲料管理:合理投喂饲料,避免过度投喂导致水质恶化。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养殖鳜鱼套养螃蟹可以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发展。希望这些信息对养殖者有所帮助。

养殖发发网
南美对虾的生态养殖 海宁黄湾大闸蟹养殖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