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萌泥鳅怎么养殖
大棚泥鳅养殖流程及技术
1. 建设鱼池在大棚内养殖泥鳅,鱼池的深度应在两米左右,底部铺设30厘米的泥土。选择富含有机质的泥土,并在四周铺上塑料薄膜。同时,在两边设置排水口和进水口,并安装防逃网。
2. 消毒与注水使用生石灰对鱼池进行彻底消毒,每亩鱼池使用约100公斤生石灰。消毒十天后,注入新水至50厘米深,并每亩施入两公斤左右的尿素。三天后追肥一次,待池水中出现大量褐色硅藻,池水呈黄褐色,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时,即可放养鱼苗。
3. 泥鳅苗放养放养的泥鳅应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活泼好动,且规格大致相同。放养前,将泥鳅浸泡在5%的食盐水中消毒十分钟。放养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三斤左右。
4. 投喂饵料鱼苗放养15天后,主要投喂天然饵料,并适量补充豆饼、鱼粉等其他饵料,每日投喂量占泥鳅总重量的2%。当泥鳅生长到五厘米左右时,可改为投喂鲤鱼全价饲料,投喂量占泥鳅体重的5%左右。每日投喂三次,分别在早晨、中午和晚上,每次投喂时间应保证泥鳅在两个小时内吃完。
5. 水质管理泥鳅养殖池的水质应保持黄绿色,透明度在20至25厘米之间,pH值在 左右。水中每升水的溶氧量应控制在二毫克以上。随着泥鳅长大,水深应保持在80厘米以上。若水色过浓,应及时换水,每十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在30厘米以上。
6. 大棚管理冬季和早春,可在塑料大棚上覆盖稻草,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取下稻草,其余时间覆盖保暖。夏季则应取下大棚塑料薄膜,种植水花生等水生植物遮阳。秋季和晚春,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晚上可覆盖稻草席保暖。
泥鳅养殖的注意事项
1. 避免混养泥鳅不宜与黄鳝混养,因为黄鳝会吞食泥鳅。
2. 防止逃窜池塘边缘壁应高出水面 尺,防止泥鳅逃窜。
3. 预防天敌采取措施预防鸟类、鸭子等天敌,如围栏等。
4. 监测水温定期监测水温,通过适当方法将水温保持在最适合泥鳅生长的温度范围,即24至27℃。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术,可以在大棚内成功养殖泥鳅,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