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养殖属于偏门
甲鱼养殖的环境要求和池塘建设
甲鱼养殖对环境的要求较高,理想的养殖环境应该是安静、无风、向阳,并且排灌系统便捷。如果是自繁、自育、自养的甲鱼养殖场,需要建造五种不同类型的养殖池:新甲鱼池、稚甲鱼池、幼甲鱼池、3龄甲鱼池和成年甲鱼池。池塘的土壤最好选择黏土或壤土,底部如果没有沙性土,需要掺入一部分沙性土。养殖池边需要建造晒台和饵饲台,以便甲鱼晒背和摄取食物。养殖池四周要用石棉瓦或砖砌成高度为1米的防逃墙。
甲鱼苗的选择与放养
选择甲鱼苗时,应从正规的养殖场订购或在当地水产市场购买,也可以通过网络订购。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从小商贩手中购买,因为他们的甲鱼苗大小不一,不明,容易生病造成死亡。无论从哪里购买的甲鱼苗,都不能立即放入养殖池中,需要先通过网箱暂养15天左右,观察甲鱼的情况。可以先将一部分甲鱼放入养殖池中的网箱中暂养,如果没有出现不适或异常,才可以进行大规模放养。放养密度根据养殖池的大小和其他因素决定,每亩可以放养2-3龄的幼甲鱼100kg-150kg。
温度控制
甲鱼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30-32℃,甲鱼的摄食量与温度成正比,但温度最高不能超过32℃,并且尽量保持稳定。
饲料的选择与投喂
甲鱼的饲料可以选择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包括畜禽的内脏、做菜剩余的边角料、田螺、小鱼、小虾、泥鳅、蚯蚓、昆虫等;植物性饲料则包括玉米粉、豆渣、瓜果类和麸皮等。在投喂饲料时,必须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确保饲料的新鲜和卫生。投喂时应距离水面2cm-3cm,避免对甲鱼造成干扰。饲料的投喂量应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内吃完,在高温季节,饲料应在日出前和日落时投喂。
水质管理
甲鱼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因此需要每隔8-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时排出养殖池中的水位20cm-25cm,再把水灌满。养殖池中的水透明度应控制在30cm-35cm。而成年甲鱼池需要每隔4天换一次水。在水中还可以种植少量的水浮莲、水葫芦等绿色植物,以改善水质,促进甲鱼的生长。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需要巡视养殖池,检查防逃墙和敌害情况,同时了解甲鱼的吃食和水质状况。投喂饵饲的池子在每次投喂前需要用刺激性小的消毒液或消过毒的刷子进行清洗,每隔三天进行一次消毒。
分群管理
为了避免甲鱼之间的斗殴,应及时进行分群管理。特别是到了发情期的公甲鱼一定要分池饲养,避免甲鱼摄食能力有太大差距,防止体型较大的甲鱼欺负弱小,影响整体养殖效率。
通过以上详细的介绍,但只要掌握了科学的养殖方法和管理措施,就能够有效地提高甲鱼的养殖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