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

广东稻田青蛙养殖

2025-02-12 09:17:57 次浏览

广东稻田青蛙养殖的概述

稻田养殖青蛙是一种结合农业生产与生态环保的新型养殖模式。拥有丰富的水资 适宜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开展稻田青蛙养殖。这种养殖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农田的利用率,还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稻田青蛙养殖的技术要点

1. 养蛙田工程要求- 水源充足:养殖青蛙的稻田需要有充足的水源,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

  • 分隔蛙田:将稻田分隔成若干小块蛙田,每块面积约80—120平方米。

  • 开挖蛙沟:在稻田的两边各开挖一条长与蛙田相等、宽1米、深 — 米的“11”字型蛙沟,面积占本田的15%—25%。

  • 加高加固田埂:开挖蛙沟的土用于蛙田四周筑田埂,加高至 米、面宽 米。

  • 防逃设施:在蛙田四周打木桩,用水泥瓦或聚乙烯网片围拦,高 米,埋入土中10厘米。

  • 进出水口:每块畦田分别开挖进出水口各1-2个,同时用铁丝网或聚乙烯网片钉成拦蛙栅。

  • 遮荫棚:在每条蛙沟的上方,平挂遮阳网遮荫,宽 米,长与蛙沟相同。

  • 排洪沟:蛙田外围开挖排洪沟,防止洪水入蛙田。

2. 种苗露寅与放养- 自繁种苗:每亩购种蛙10组(雌雄1:1),放入种蛙田内精养,采取自然产卵成人工催产。

  • 孵化管理:提前清整蛙沟,插好网箱,待蛙卵产出后,及时移入网箱孵化。出苗后4—5天开始投喂蛋黄,每万尾蝌蚪喂鸭蛋黄一个,每隔5天增加一个。

  • 蝌蚪饲养:蝌蚪饲养15—20天后,放入蛙沟继续培育,但蛙沟不与蛀田相通,以免蝌蚪进入田。每平方米放50—100尾。每亩约2—4万尾。

  • 幼蛙放养:或采取直接放养幼蛙方法进行,即在插秧后,每平方米投放经驯食好的幼蛙10-30只。

3. 饲养管理- 投喂饵料:蝌蚪放入蛙沟后,每天上午10—11点、下午4—5点在蛙沟各泼豆浆一次。每万尾每次用黄豆2kg,每隔10天增 —1kg。或投喂自己配制的蝌蚪料(配方:进口鱼粉60%、米糠25%、麦皮15%)。每次投喂量以2小时内吃完为准。

  • 食料台设置:蝌蚪的前肢长出较长时,在蛙沟内先放食料台,开始投料诱食。食料台用3x5平方米的方条木做框架,再用网目3mm的纱窗布绷紧钉于框架底部,长、宽、高为2(m)x1(m)x5(cm)或 (m) (m)x5(cm)。每块蛙田分放食料台4-6个。

  • 诱食驯食:蝌蚪已变态或幼蛙放入蛙田后,及时采用活饵带动法和直接驯食法,投喂适口饵科诱导其形成定时、定位吃食习惯等措施诱食驯食。

  • 分级分养:随个体的增大,经常筛选,将其大、中、小分成多个级别,归类分放蛙田饲养,防止大蛙残食小蛙。同时投喂相应规格的蛙料。

4. 日常管理- 巡田检查:坚持早晚巡田,检查围栏有无漏洞,美蛙吃食、活动、外逃、有无病害等。

  • 防鼠防鸟:采用放鼠夹、
养殖发发网
养殖巴巴网河北鲟鱼 安阳养殖泥鳅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