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塘抓甲鱼原理
养殖塘抓甲鱼原理
养殖塘抓甲鱼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甲鱼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来进行捕捉。
针钓法
针钓法是通过使用特制的针和线,以及诱饵来吸引甲鱼。具体步骤如下:
工具准备:使用一根3厘米长的缝衣针,在中间部位锉一个圆槽,并在针中间拴一根3×3规格的锦纶线(避免使用尼龙线,以防被咬断)。线长 米,另外准备一组竹签,每根长约20厘米,以及一根长3米的细竿,竿的一头做一个铅丝小钩。
垂钓过程:将带猪肝饵食的针用细竹竿前面的铅丝钩住,伸竿到钓位,另一头插在河岸。在一个水域中投放多点,来回检查上钓情况。
提竿时机:甲鱼吞钩时常是吞吞吐吐达到3次至5次之多,待第三次吞时立即提竿,否则它觉得咬不动后会弃钩而走。
摘钩方法:摘钩应快速,一般用脚踩住甲鱼背脊,从口中摘下鱼钩,速将甲鱼放入鱼篓。退钩时,脚踏紧背部,待全部拉出时,一手捏住甲鱼头,使其不能活动,另一手摘钩。
笼捕法
笼捕法是通过制作一个特殊的笼子,利用诱饵吸引甲鱼进入笼子,然后将其捕捉。具体步骤如下:
笼子制作:用竹子或柳条编成肚大、颈细的笼子,并备用;另编一漏斗状、有倒须的笼盖。
放置诱饵:笼内放入猪肝条、或鸡血泡过的豆饼、或鸡血拌麸皮;饵料用纱布包好固定在笼内,再将有倒须的笼盖盖好,并固定。
沉笼捕鱼:将笼沉入有甲鱼出没的水域,甲鱼闻到腥味后,就会钻进笼内,次日清晨取笼。如果笼子太轻,可在笼内放一块石头,以利沉底。
养殖塘的管理
为了更好地养殖和捕捉甲鱼,养殖塘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管理措施:
池塘选择与准备:选择远离污染源的池塘,保持水质清洁,并在养殖前进行杀毒工作。应当设置给甲鱼晒背的地方,并设置防止甲鱼逃跑的设施,高度一米左右即可。
甲鱼苗的选择:甲鱼苗主要于工厂化育苗和专业户批量生产,也有市场上的野生甲鱼。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甲鱼苗,并进行为期15天的分级暂养,让甲鱼适应环境。
饵料选择:甲鱼虽然是杂食性动物,但更偏爱肉食。可以选择畜禽的内脏、残料等天然饵料,同时也要配置少量的植物性饵料,保证营养均衡。
水温调节:甲鱼是变温动物,体温会随水温变化。水温低于15℃时,甲鱼会停止进食,进行冬眠。20℃至30℃是养殖甲鱼的适宜温度,摄食量和食物转化率都正常。高于32℃,甲鱼的食物转化率会降低。因此,要做好水温调节工作,让甲鱼处于适宜生长的温度中。
水质管理:由于甲鱼喜洁怕脏,不仅要在养殖前清洁水塘,养殖过程中也要注意水质问题。池塘的水每三天更换一次,每次更换三分之一水量,并定期进行池塘消毒工作。可以在池塘种植少量的水生植物,如水葫芦、水浮莲等,这些植物能有效提高水质,增加池塘的含氧量。
养殖塘抓甲鱼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甲鱼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通过针钓法和笼捕法来进行捕捉。同时,养殖塘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包括池塘选择与准备、甲鱼苗的选择、饵料选择、水温调节和水质管理等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甲鱼的养殖效果和捕捉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