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养殖大闸蟹村
太湖养殖大闸蟹村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以其丰富的水资 优越的生态环境,成为了大闸蟹养殖的理想之地。在太湖周边,有许多村庄依靠养殖大闸蟹而闻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浙江湖州的洪桥镇潼桥村和东上林村。
洪桥镇潼桥村
洪桥镇潼桥村位于浙江湖州长兴县,是一个以养殖太湖大闸蟹而著称的家庭农场聚集地。根据2023年9月的报道,这里的蟹农们已经开始收获当年的第一批太湖大闸蟹。蟹农谢有才表示,3两多的母蟹现在基本上卖到三四十元一只。太湖大闸蟹具有青背、白肚、黄毛、大长腿的特点,深受市场欢迎。
今年的太湖大闸蟹比去年提前半个月上市,预计中秋前将大量上市。目前,湖州全市湖蟹养殖面积达到4万余亩,年产量4700吨,年产值 亿元。除了湖蟹,江蟹也抢“鲜”上市。在金华兰溪,7000余亩养殖基地内的兰江蟹也在不断长肥,迎来收获季节。
东上林村
东上林村位于湖州南浔区东迁街道,是一个以养殖大闸蟹为主的特色水产养殖村。该村依托临近太湖水域的地理优势,发展了近5000亩的湖蟹养殖面积。大闸蟹标准化示范园区通过标准服务、技术指导、品牌共创,放大产业优势,发展以成蟹加工为主导的产业,增加产品附加值。
东上林村还与上海海洋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湖州湖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集成创新。推行“产业大脑+未来农场”生产模式,实现生产信息动态监测、设施装备自动控制,促使河蟹养殖劳动力成本降低50%、生产效率提升38%。
东上林村还积极参与规划以南浔古镇为基点,利用古镇隧道和古镇互通等交通优势,打破区位界限,与吴江深度合作共建万亩生态螃蟹全产业平台,延伸开发金渔漾水上旅游,达到两地农旅资源互补效应。
其他相关信息
在太湖南岸,许多“95后”养殖户如贺成林,通过生态养殖的方式,提升了大闸蟹的品质。贺成林坚持古法喂养,从蟹苗选种到精心培育,从生态水域到天然饵料,从专业捕捞到手工绑蟹,在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由于产量减少,价格较以往有所上涨,但品质优良的大闸蟹依然供不应求。
太湖周边的这些养殖大闸蟹村庄,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大闸蟹的品质,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