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棚养殖甲鱼
搭棚养殖甲鱼的管理技术
搭棚养殖甲鱼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通过搭建塑料大棚或温室来控制甲鱼的生长环境。这种养殖方式可以有效地调节温度和湿度,减少外界环境对甲鱼的影响,从而提高甲鱼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以下是关于搭棚养殖甲鱼的一些管理技术:
一、塑料大棚的检修
春季温度不稳定,因此需要经常检查塑料大棚,对破损处要及时修补,对结合部位要注意铰合的稳固性。确保大棚的完好无损,能够为甲鱼提供一个稳定的生长环境。
二、幼鳖的培育
在2-3月份,要适时挑选稚、幼鳖,按大、中、小规格分池饲养,以避免相互间撕咬。同时结合稚、幼鳖的分池,彻底更换池水,清除池底污物。这样可以保证幼鳖在一个干净的环境中生长,减少疾病的发生。
三、成鳖饲养
4月份要对成鳖池底土质进行清理,添加新沙或软泥,然后进行消毒。消毒应采用生石灰干法清塘,将池水留至5-10厘米深。亩生石灰用量60-75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泼洒时最好使用泥耙边泼边耙,待7天左右药性消失后再放养幼甲鱼。放养前应对幼鳖进行药物浸洗消毒,采用浓度为 %的食盐溶液,在水温10-32℃浸洗10-20分钟,可杀灭体表寄生的钟形虫、累枝虫、水蛭等。放养水温要求稳定在20℃以上,时间在4月中下旬或5月上旬;放养密度以6-8只幼鳖/平方米为好,这样可减少中间分养环节,使成鳖生长尽量少受干扰。刚放养的鳖约在一周时间内食欲不佳,所以最初的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量,按体重的 %(以干物质计),以后随着鳖紧张感的消除,投饵量可增至为体重的2%,每天在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按照定总投喂方式进行。水质管理也非常重要,除了保持水温25--35℃,还应看水色与透明度,水色以油绿或深绿色为好,透明度在20-30厘米最为理想。
四、亲鳖的管理
当气温和水温都上升至20℃左右时,要对冬眠复苏的亲鳖开始投饵,尽量选用易消化喜食的新鲜鱼肉、去壳螺蚌投饲。这样可以保证亲鳖在繁殖季节有足够的营养,提高繁殖成功率。
搭棚养殖甲鱼的优缺点
优点
成本低:搭棚养殖甲鱼的成本相对较低,容易操作。
燃料成本低:在养殖过程中,燃料成本较低,可以有效控制养殖成本。
病害少:搭棚养殖可以减少甲鱼的病害,降低用药成本。
产量高: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提高甲鱼的产量和成活率,成活率高达96%以上。
缺点
人工投入大:搭棚养殖甲鱼需要较大的人工投入,尤其是在燃料添加和日常管理方面。
外塘养殖甲鱼难抓:在外塘养殖甲鱼时,甲鱼容易逃逸,抓捕难度较大。
搭棚养殖甲鱼是一种有效的养殖方式,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的养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甲鱼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尽管存在一些缺点,如人工投入较大和外塘养殖甲鱼难抓,搭棚养殖甲鱼的优势明显,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殖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