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湖养殖大闸蟹
白马湖大闸蟹简介
白马湖大闸蟹产于江苏省金湖县东北部的白马湖。白马湖位于淮安和扬州两市交界处,湖中有99座岛屿,拥有3万多亩水面。该区域水域辽阔,湖水清澈,也是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白马湖盛产的清水大闸蟹、甲鱼、龙虾、青虾、乌龟等特种水产品,以其生态养殖和绿色食品的优势而畅销海内外。白马湖大闸蟹因其膏厚脂肥、味道鲜美而久负盛名,远销四方,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白马湖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常年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小时,无霜期为220天;年平均气温为14℃,平均水温为 ℃,降水量为 毫米。这种气候条件既满足了白马湖大闸蟹的舒适生存,又保证了有效积温原理下的较长生长时间,成为白马湖大闸蟹品质出众的必要条件。
白马湖列江苏省内十大湖泊之一,属典型的平原浅水型过水湖泊,平均水深为 米。周边地形呈白马状,西承洪泽湖来水,东接京杭大运河,经苏北灌溉总渠入海。另外,南下退水至高宝湖、邵伯湖直下长江。
白马湖为草型湖泊,挺水、浮水、沉水和浮游植物丰富,水体自净能力优良。水质清澈无污染,硬度适中,微碱性。湖底多为浅淤,淤深 米以内,富含腐殖质。湖底沉积物主要是水生生物残骸,底质颗粒分析以淤泥为主,平均占 %,其平均有机质含量为 %。世代生长的水生植物、水生昆虫及陆生昆虫的幼体极其丰美,水蚯蚓生长旺盛,底栖螺、蚬肉大壳薄,小型鱼类众多,为白马湖特有,是孕育白马湖大闸蟹优良品质的必要条件。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白马湖大闸蟹外型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背甲色泽呈青灰或墨绿色,隆起处饱满浑圆,腹甲乳白色,无水锈斑,背、腹甲后缘交汇处饱满微微涨开。白马湖大闸蟹附肢较长,形态优美,成蟹螯足具浓密的棕褐色绒毛,步足撩长,刚毛棕红色。因为长期处于水草环境,磨损少,足尖锐利金黄色。白马湖大闸蟹趾节明显长于其他螃蟹,其中第二步足趾节长度是末端第二节的 — 倍,而邻近其他水域螃蟹只达到 倍之间。从腹面观,通体白净,附肢舒展,形如怒放蟹爪菊。
按个体重的不同,白马湖大闸蟹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具体分级指标如下:
- 特级:雄蟹≥200g,雌蟹≥150g- 一级:雄蟹150~200g,雌蟹125~150g- 二级:雄蟹125~150g,雌蟹100~125g
养殖方式
白马湖大闸蟹的养殖水域选择湖区平坦浅淤底质,底部淤泥保持在10-20cm。移植或种植白马湖区的金鱼藻、菹草、眼子菜、苦草等土著品系水草,覆盖面积占比保持在65%-75%。定期使用块状生石灰,改良底质促进底泥新生有机物氧化分解。
功效作用
大闸蟹具有多种健康益处:
清热解毒:大闸蟹性寒、味咸,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消结化瘀、利湿退黄、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主要散诸热,治胃气,理筋脉,消食。大闸蟹含有精氨酸,能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和解毒工作,适量吃蟹可促进肌体能量平衡,对体内毒素起到很好的排泄作用。
养筋活血:中医认为,大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