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鲟鱼学徒
1:鲟鱼养殖的条件和环境准备
鲟鱼是一种对养殖环境要求较高的鱼类,为了确保它们能够健康成长,养殖者需要提供适宜的水温和水质条件。
水温调控中华鲟是一种对水温适应性相当广泛的温水性鱼类,适合中华鲟生长的水温大约在14-24℃之间,最佳的生长水温为21℃。水温对中华鲟的生长至关重要,在低水温环境下会导致中华鲟摄食量减少,生长缓慢,甚至死亡;而温度超过33℃也会对其造成影响。
水源含氧量中华鲟对水的溶氧量要求极高,要求溶氧量在5毫克以上。如果水的溶氧量下降,会导致中华鲟的食欲下降;当溶氧量低于3毫克时,会导致摄食量减少,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中华鲟鱼苗对溶氧量十分敏感,对于溶氧量变化幅度较大的水质,不应作为培育鱼苗的水源。
盐度控制由于中华鲟是洄游鱼类,对水的盐度要求并不高。
光照强度中华鲟在幼苗阶段具有很强的趋光性。一般来说,光照对于鱼苗的生长发育没有明显的影响,但需要注意光照导致水温变化的问题。
2:鲟鱼苗种的选择与放养
苗种选择选择健康无病害的鲟鳇鱼苗种,体长在20厘米以上为好。大规格苗种的放养密度为400-600尾/亩。
放养前准备放苗前半个月,池塘进水15-20厘米,用100-150公斤/亩生石灰兑水后全池泼洒,以消灭水中有害生物。池塘浸泡3-4天后将池水排出池外,再进水浸泡池底,进水口用60目筛绢过滤。用15-20公斤/亩的茶子饼清塘消毒,消毒前先将茶子饼打碎并用水浸泡1天后,全池泼洒,可以杀灭池塘中的鱼、虾和鱼虾卵,清塘后的茶麸留在池中做肥料。放苗前10天,池塘加水到70-80厘米深,再用含氯消毒剂消毒。
放养方法放苗前2天应先试水,用相同规格的鱼苗10条左右放入网箱中,观察鲟鳇鱼的活动情况,如无异常,即可放苗。正常放苗时,不要先把运抵的苗种袋解开,应全袋放入池塘中,慢慢使袋内水温和池塘水温接近后,再打开袋口将苗种放入池塘中。有条件的养殖场,最好连鱼带水倒入一个大桶中保持连续充气,然后在桶中放入食盐,使盐度达到2%,浸浴鱼体10分钟后放苗入池。
3:鲟鱼的饲料投喂
饲料选择中华鲟属于动物性杂食鱼类,主要以虾蟹或贝类等软体动物为食,幼鱼时期以水中的浮游生物或昆虫幼虫为食。因此,喂食时主要选择动物性的饲料,也可以选择合成饲料。喂食时应根据天气、水质和鱼的密度灵活把握。
投喂方法每天早中晚各投饵一次,鲟鱼有夜间觅食习性,夜间也需投喂一次,同时投饵量应根据天气、水温和鱼的摄食情况而定。
4:鲟鱼养殖的日常管理
日常巡检安排专人守护,坚持早中晚巡箱检查。每次喂完鱼后一小时要提箱检查吃食情况,调整投饵量;发现箱内有上浮死鱼也要提箱检查并捞出箱内病鱼死鱼。每10天左右要清洗网箱,除掉网衣上的杂物与附着过多的藻类,保持箱内外水体交换畅通,随着鱼体增长要及时调整密度。
水质管理鲟鱼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水质需要干净且清洁。每天最好将污水排出去一次,让池塘的透明度保持在可以看到水下30厘米。鱼苗阶段最好每周清理一次池塘,鲟鱼成鱼阶段需要每半个月换一次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