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野菜养殖
盆栽野菜养殖
盆栽野菜是一种既美观又实用的家居绿化方式。通过在阳台上种植野菜,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还能享受到自己动手种植的乐趣,并且能够收获健康无公害的蔬菜。以下是几种适合在阳台盆栽的野菜及其养殖方法:
1. 马齿苋
特点:马齿苋是一种非常容易养活的野菜,既能够凉拌又能包饺子,具有多种功效,如利尿、解毒等。
养殖方法:- 繁殖方法: 马齿苋多采用压条及播种两种繁殖方法。压条是将植株较长的茎枝压倒,每隔3节用湿土压1个茎节,待茎节生根后与主体分开,形成新的个体。播种要在气温超过15℃时进行,播种前将盆土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与细沙混匀后撒播,随后覆盖 厚的细土。播种后应注意保温保湿。
- 管理: 出苗7天后进行间苗,株距保持在3-4cm左右。当苗高15cm左右时,开始间拔幼苗食用,保持株距7-8cm。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采收时要注意在植株基部留3节主茎,以便继续生长。收后不要立即浇水,待休眠芽萌发后浇小水、追施氮肥。采收前3天,叶面喷施30ppm的920溶液,可以增产并提高品质。
2. 蒲公英
特点:蒲公英不仅可以泡茶喝、做菜吃,还能在阳台盆栽中作为一种观赏植物。
养殖方法:- 种子处理: 采种时应选择成熟的种子,将蒲公英的花盘摘下,放在室内存放后熟一天,待花盘全部散开后,阴干1-2天至种子半干时,用手搓掉种子尖端的绒毛,然后晒干种子备用。成熟的蒲公英种子没有休眠期,因此从初春到盛夏都可进行播种。
播种: 在晴朗的天气(28度左右),将种子与土混合,浇透水,曝晒至土壤微润,再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直到种子发芽。出苗后应适当控制水分,使幼苗茁壮生长,防止徒长和倒伏。蒲公英苗高达到10cm以上、幼苗4片真叶以上时可以定植移栽,减小密度。
管理: 蒲公英喜欢肥沃、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生长期间追施1-2次肥,并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花期在4-9月,果期在5-10月。夏季浇水时要注意时间和量,及时清理烂叶枯叶,以防病虫害。
3. 荠菜
特点:荠菜是一种常见且口感好的野菜,具有消炎明目的作用,非常适合在家中盆栽。
养殖方法:- 土壤选择: 选用疏松透气的土壤,一般选用细粒的泥炭、草炭或腐叶土即可。
播种: 将土装入花盆或播种盘里,播种前一定要将土浇透水。然后均匀撒种,种完后用细沙土覆盖,覆盖厚度约 。种子发芽生长的最佳温度为10℃-26℃,北方地区可以在客厅里用花盆种植。在出苗前,一定要注意浇水保湿。
管理: 荠菜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适时追肥。当小苗长到5-6cm时,可以移栽到花盆、塑料大棚及田间,按行株距15cmx20cm进行定植。
4. 雪莲花
特点:雪莲花是一种高原山地植物,适合各种复杂气候环境,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养殖方法:- 种的选择: 选择籽粒饱满、棕黑色个大而有光泽的籽粒,避免选择干瘪无光、个小黄白色的种子。
- 催芽: 对休眠期的雪莲花种子,先用50℃温水将植物生长调节剂三十烷醇调到 溶液,浸泡种子8小时后捞出晾干,再用ABT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