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微观盆景怎么养殖
家里微型盆景的养殖方法
1. 一般来说,选择枝细叶小、容易存活且根干奇特、花果艳丽的材料。常用的树种包括五针松、小叶罗汉松、真柏、黑松、瓜子黄杨、凤尾竹、细叶冬青、六月雪、文竹、雀梅、南天竹等。盆器的选择也很重要,通常使用古雅的紫砂盆和釉陶盆,盆的形状、大小和色泽需要与植物相配。
2. 造型微型盆景的造型需要在细微中见功夫。在制作前,要对各种树木的姿态、习性等有充分的了解。造型常用的方法有棕丝结扎法、铅丝缠绕法、折枝法、攀扎法及倒悬法等。铅丝缠绕法是比较常见且简便的方法,一般在早春进行。具体操作是根据枝干的粗细选择合适直径的铅丝缠绕枝干,再将枝干弯成所需的形态。经过1~2年后,树干基本定型,此时可以去掉铅丝,并修剪不必要的杂乱枝条。
3. 上盆上盆时,需要将树木从泥盆中移栽到紫砂盆或釉盆中。盆的形状、大小、色泽须与树体相配。例如,高深筒盆适合悬崖式;椭圆或浅长方形盆适合直干或斜干式;圆形盆适合低矮盘曲植物;多角形浅盆适合高干式。
4. 养护微型盆景的养护尤其需要周到细致。盆土应经常保持湿润,见干见湿,或用盆浸法灌水。盛夏时应将盆景置于荫处,并用细孔喷壶向植株喷水,保持环境湿润。生长期间要薄肥勤施,一般每10天左右施一次。可用充分腐熟的豆饼水、蹄片水等,也可使用全元素复合化肥,施肥方法最好也用盆浸法。
5. 放置场所家庭养护微型盆景的场所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光照充足,二是通风良好。可以选择阳台、窗沿、天井、晒台等处放置盆景。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空间,可以将微型盆景浅埋于大中型盆景空余的盆面内,这样还能营造出湿润的微域气候。另外,自制简易沙床也是一种好方法。盛夏时,只要养护得当,不需要时刻遮阳。若养护者早出晚归,则需适当遮阳,以防盆景脱水。同时,要经常用细孔喷壶对植株周身喷洒叶水。冬天,可以采用自制塑料薄膜盆罩来保温。在严寒时节,应将微型盆景移至室内,避免冻坏。
6. 浇水和施肥微型盆景盆小土少,盆面一般不留水槽,因此每次浇水时要反复浇灌,直至浇透为止。另外,也可以逐盆放置在贮水容器中浸泡,但时间不宜太久。浇水一般应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和因树而异的原则。微型盆景土壤中所含养分往往不能满足植株生长的需求,如不及时补给,会引起长势不良,枝弱叶黄。但施肥切忌盲目,而应根据各树种的不同习性和生长情况区别对待,灵活掌握。
7. 翻盆换土微型盆景树桩经常年培养之后,须根丛生密集,盆土排水、透气性能日趋衰退,影响新根生长,因此必须进行翻盆换土。每年初春或深秋时进行翻盆最为稳妥。翻盆次数应依据不同树种及树势强弱而定,灵活掌握。杂木类树桩每年至少翻盆一次,松柏类树桩则间隔一两年翻盆一次。取出树土时,弃除1/2或2/3旧土,并修剪根部;若根系发达,要多剪,反之则少剪或不剪。烂根及过长的老根必须剪掉。树桩重新栽植时,先在盆底排水孔处垫上塑料纱网或树叶,再铺一层薄泥。
8. 病虫害防治一旦发现病虫害,应按照“治早、治小”的原则加以根治。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