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螳螂怎么养殖方法
稀有螳螂的养殖方法
一、准备容器和环境1. 选择合适的容器:养殖螳螂需要选择适合的容器,通常可以使用玻璃容器或者网盒。容器的大小可以根据养殖数量来决定。对于稀有品种的螳螂,建议使用单独的容器进行养殖,以避免混杂和交叉感染。
- 提供适宜的环境:螳螂需要一个温暖、通风的环境。容器应该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且要保证空气流通。容器内需要放置树枝或树干,以便螳螂攀爬,模拟其自然生活环境。
二、饲料的选择和准备1. 活饵的投喂:螳螂属于捕食性昆虫,喜欢捕捉活虫。在养殖过程中,可以准备一些蚜虫、家蝇等作为活饵。这些活饵可以在花盆或小型塑料阳畦中种植十字花科植物,待出苗后接种繁殖。
人工饲料的配制:对于3龄后的螳螂若虫,食量较大,仅靠活饵难以满足需求。因此,需要配制人工饲料。以下是几种成功的人工饲料配方:
配方1:将250毫升清水倒入容器中,取少量水将5克酵母片捣碎溶解,然后加入50克鸡蛋黄、20克蜂蜜、20克蔗糖,充分搅拌均匀后蒸沸,冷却后备用。
配方2:将100克鲜猪肝(或其他动物肝)洗净切碎剁烂成糊状,加入蔗糖50克,拌匀备用。
配方3:水100毫升,鲜猪肝40克,蚜虫粉20克,豆粉5克,蔗糖20克,琼脂20克,酵母片1克。混合后蒸沸,冷却后备用。
卫生消毒:在配制人工饲料时,要十分注意卫生消毒。配好的饲料可以放入冰箱短时间保存,按需取用。大量养殖时,最好根据用量隔日配制一次。
三、日常管理和环境调控1. 日常管理:螳螂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管理。可以使用大笼罩进行饲养,笼内移植栽种矮小树木和棉花等隔离物,供螳螂栖息,减少接触机会,避免自相残杀。
- 环境调控:人工反季节培育、打破休眠、模拟温湿度,人工创建自然条件。每天光照250瓦红外线,另外加照紫外线,以满足螳螂的生长需求。
四、注意事项1. 保持适宜的湿度:螳螂需要一定的湿度,一般保持在百分之五十到七十即可。一至三龄若虫会自己喝水珠,可以喷些水珠给他们喝;三龄以上的螳螂最好用滴管喂水,确保它们的饮水需求。
定期观察和记录: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螳螂的生长情况,记录其进食、蜕皮、繁殖等重要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养殖策略。
防止寄生虫和疾病:螳螂虽然在昆虫界食物链的顶端,但也需要注意防范铁线虫等寄生虫。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五、采收和加工1. 采收时机:螳螂的采收应在秋季至翌年春季进行。采收后清理杂质,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如沸水中浸杀或蒸30-40分钟,以杀死卵鞘中的卵,蒸透晒干或烘干即为中药桑螵蛸,备用或销售。
- 炮制方法:取原虫整理干净,用2%-5%的食盐水溶液,拌匀,闷润,蒸2小时取出,晒干或文火炒干即可。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稀有螳螂,确保其健康成长,并获得较高的养殖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