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鳙配套养殖方法
鲢鳙配套养殖方法
一、选择合适的养殖水域选择水面较为开阔、僻静的水库作为养殖水域,同时要保证水库周边没有工业污染、电力设施齐全、交通方便。既要保证适合鱼种生长良好的水域环境,又要保证水库增氧机等设备的正常运行,鱼种、成鱼的运输畅通等。
二、鱼种放养1. 鱼种的选择:为提高养殖品种的成活率,应选择大小均匀、体质健壮、鳞片完整、色泽鲜明、游泳活泼、足够大小的鱼作为鱼种。
- 放养密度:在自然状态下,水库的天然饵料主要由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有机碎屑和高等水生植物等组成。鲢鱼和鳙鱼的放养比例根据水体中的浮游动植物数量比例确定,在浮游动物较多的水库以鳙鱼为主养品种,反之则以鲢鱼为主养品种。放养密度根据水环境、水体供饵能力确定,一般在30-200尾每亩。可以在水库内配养少量以水草为食的草鱼,以底栖生物为食的鲤、鲫鱼等。
三、鱼病的防治1. 鲢鳙鱼常见病害:危害鲢鱼、鳙鱼主要病害有打印病、烂鳃病、车轮虫、水霉病、暴发性出血病等,鲢鳙鱼对环境温度变化比较敏感,每年在春夏、秋冬之交温度变化较大的月份(4、5、8、9月份),鱼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病。
防治措施:由于水库养殖面积相对较大,鱼类发病初期并不容易发现,当已有部分鱼类死亡时,鱼病才被发现。水库一旦发生鱼病,极有可能祸及全库,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水库养鱼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具体措施包括:
放养前的曝晒工作,水库放水后进行暴晒,暴晒可以杀死病原体和寄生虫卵,改善水库生态环境,提高池塘肥力。
在鱼种放养前用3%-5%的盐水浸泡,做好鱼种的消毒工作。
在鱼种捕捞、运输过程中尽量减少对鱼体的伤害,避免疾病"乘虚而入"。
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杀菌,可对放干的水库进行消毒也可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生石灰可以杀灭寄生虫、病毒和害虫,也可以中和水库的酸性,改良底质土壤,提高水的碱度和硬度,增强水的缓冲作用。
四、日常管理1. 水质调节:要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养殖过程中根据水体变化进行进行水质管理,当水库中水质过肥时,要适当增加养殖品种的投放数量。水质过瘦时,要对水体进行适当肥水,可对水体施有机肥和无机肥。另外,在鲢鳙鱼生长旺季,也要适当进行追肥。在水体中使用EM益生菌,能够增强水体菌种多样性,维持稳定的水生态平衡。
防治浮头:浮头是指由于养殖水体中含氧量急剧下降,致使鱼类因缺氧而浮在水面吞食空气的现象。在天气闷热、夏季雷阵雨天气,水体颜色较深、水质过肥时,容易发生浮头现象。较轻的浮头能够影响鱼的生长,较重的浮头能造成大批鱼的死亡。在日常管理中要尽量防止浮头现象的发生,要控制施肥,并加注新水,加注新水时最好在下午14-15时进行。水温在25-30℃时,开始浮头后2-3时间之内不会有大的危险,水温在30℃以上时,开始浮头后1小时左右便会发展为严重浮头,甚至泛池。发现浮头现象要及时采取措施,一是要及时开增氧机,通过搅动养殖水体,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使鲢鳙鱼得到充足的氧气,阻止浮头现象的发生。二是借助化学制剂,在水中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氧气。主要使用的化学试剂有过硫酸铵和过氧化钙等。
加强巡塘及早发现:由于水质和气候等因素造成的养殖鱼种的死亡等现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同时,也要注意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例如防止鲢、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