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貂的养殖方法
野生貂的养殖方法
野生貂在被捕获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和驯化,才能适应人工养殖的环境。以下是野生貂养殖的主要步骤:
1. 捕获与运输- 疫苗注射:捕获后数小时内应立即注射犬瘟热、狂犬病疫苗。
装笼与遮盖:使用普通貂笼装貂,并用布罩将铁笼围盖,保持笼内光线暗淡。
放置食物:在笼中置放一些野生貂爱吃的食物,如青蛙、菜叶及一些浆果。
准备饮水与饲料:准备好饮水、饲料及有关用具,并配备一些急救药品。
观察与管理:押运管理人员需经常观察运输中貂的精神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驯化与管理- 环境安置:运抵目的地后,为野生貂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使其逐渐适应并调整生活习性。
投食驯化:从投食开始,改变其自动觅食且生食的习性,同时建立饲养员与貂的和谐关系。
合养家貂:如果有现成的家养貂,可以将野生貂与家貂合养,这样能更快地将其驯化。
改变习性:野生貂的昼伏夜出习性会很快改变,繁殖能力则要等到第二代以后才能达到家养貂的水平。
幼貂育成期管理:主要包括观察和调整幼貂的饮食、活动和健康状况。
3. 日常管理- 清洁与消毒:定期清理养殖场内的食物残渣和粪便,保持环境卫生。
饲料搭配:根据水貂不同的生长阶段,合理搭配饲料,确保其营养均衡。
疾病预防:注意观察水貂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疾病。
4. 注意事项- 禁止私养与宰杀:真正的貂是重点保护动物,严禁私养和宰杀。养殖的水貂并不属于貂类,可以合法养殖。
种貂选择:选择皮毛光亮、背腹毛色一致、针毛较短、毛峰、绒毛齐平、密度大、分布均匀、毛松软、弹性好的种貂,以保证貂皮毛的质量。
配种期管理:种公貂在1月下旬进入配种预备期饲养,避免近亲交配,防止种貂退化。种母貂在妊娠后期需要提供优质饲料,并摘除肾上腺、脑垂体等含有性激素的器官,以防死胎或流产。
保温措施:子貂出生后在产子箱的上下和两侧放置热水袋保温,以提高子貂成活率。
疾病防治:在67月接种犬瘟热、副伤寒和巴氏杆菌等疫苗,防止发生传染病。疫苗注射部位在貂的后大腿内侧。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和驯化野生貂,使其适应人工养殖环境,并展现出优良的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