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鸡家禽养殖方法和技术
乌鸡家禽养殖方法和技术
乌鸡是一种珍贵的家禽,因其独特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而备受青睐。以下是关于乌鸡养殖的一些方法和技术。
一、鸡舍建造和环境要求
选择合适的地点:鸡舍应建在背风朝阳、地势干燥、平缓、四周排水良好的地方,远离居民区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鸡舍类型:一般采用开放式新型鸡舍,这种鸡舍采用双坡式顶棚,两壁敞开,前后有两个窗口,既能避雨防火,又能保证夏季通风,保持鸡舍干燥。
消毒防鼠:育雏前,应对育雏室进行全面消毒,食槽也需清洗干净并晾干备用。育雏室应有半米高的水泥围墙,防止鼠害。
二、鸡苗选择和饲养管理
选择健康的鸡苗:选择羽毛乌黑、发亮,精神饱满、生长茁壮的适合当地环境的乌鸡品种。
饲养密度:根据乌鸡的日龄调整饲养密度。1至10日龄,密度为40至50只/平方米;10至20日龄,密度为30至40只/平方米;20至30日龄,密度为25至30只/平方米;30至60日龄,密度为20至25只/平方米;60至90日龄,密度为15至12只/平方米。
温度和湿度控制:雏鸡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一周龄白天温度为32℃,晚上为34℃,之后每周下降1℃~2℃,直到二月龄脱尽绒毛长出新羽后方可脱温。湿度方面,应注意保持鸡舍干燥,防止湿度过大导致疾病。
饲料和饮水:育雏期内的饲料要求粗蛋白为19%,粗纤维小于6%,钙为 %至 %,磷为 %,氯化钠为 %,水分小于14%。育成期内的饲料要求粗蛋白为17%,粗纤维小于6%,钙为 %至 %,磷为 %,氯化钠为 %,水分小于14%。饮水应清洁,初期可使用 %的高锰酸钾水。
三、卫生管理和疾病预防
日常清洁:定期清理鸡舍,严格消毒,特别是在病毒爆发的高峰季节,更需加强鸡粪、残食、垫料的清理和更换工作。
防病措施:乌鸡体质娇弱,抗逆性差,发病后容易死亡。因此,重点应放在防病上。定期做好鸡舍内外的消毒工作。每隔3~5天喂一次高锰酸钾水或大蒜水,以预防疾病。
四、成年鸡的饲养管理
饲料配比:成年乌鸡的日粮应以谷物为主,并按精料的20%~30%喂青绿多汁饲料。自由采食砂子,以帮助消化。
光照和产蛋:产蛋期间应保持每天光照16~17小时,光照不足时需人工补充。日粮中应包含适量的鱼粉、豆饼、谷物粉、玉米粉、高粱、米糠、 粉、生长素和青绿饲料。
饲养密度:成年乌鸡每平方米最好有8-10只鸡,以保证其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五、繁殖选种和孵化
选种:选择重冠、绿耳、白绒、五爪、乌黑五大特征俱全的优良个体进行繁殖。
孵化时机:孵化可在春、秋两季进行,但以春孵为好。
通过以上方法和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乌鸡的养殖效益,确保乌鸡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