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水貂养殖技术讲解

2025-02-12 09:35:27 次浏览

水貂养殖技术讲解

一、饲养场地的选择与设施

  1. 饲养场地的选择 - 饲养场地的选择与水貂的繁殖、毛皮质量和卫生防疫的关系十分密切。

  2. 饲养管理用品 - 包括水盆和食盆。

    • 场内转运用的串笼箱和场外运输种貂用的运输笼。

    • 捕貂网和捉貂手套。

    • 小型绞肉机等。

  3. 笼箱 - 笼箱是貂笼和貂窝的总称,大多是分别制作组装在一起的。

    • 貂笼一般长50~60cm,宽高各为30cm左右。

    • 笼底用两块铁丝网拼成(网片用14号铁丝编织,四周用16号铁丝编制,网眼为 ~5cm²),可随时拆换。

    • 也可用带孔铁皮、木框或竹条制作。

    • 窝箱用 ~2cm厚的木板制成,窝箱底做成活动式,底的一边用活页固定,清扫时可取下。

  4. 貂棚 - 貂棚的走向以保证两侧都能平均地获得日照为宜,但不能使阳光直射到棚内,以确保貂皮的质量。

    • 也可紧靠东西山墙修建单面貂棚,貂笼朝向棚檐,窝箱朝内,墙边留通道。

    • 貂棚四周3~5m的地方修建围墙。

二、饲养管理

  1. 气温愈加寒冷时

    • 做好水貂窝巢的保温工作,给予充足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
  2. 水貂狐狸逐渐转入发情阶段 - 日粮中增加新鲜鱼类、蛋类、肝类和适量的头脑类饲料,可以促进动物发情提早和集中,尤其对于种公精子的生成和精子活力的提升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3. 疫苗注射 - 在疫苗注射预定日期前一周把驱虫工作做完,以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4. 水貂选种工作 - 对于出现神经症状、尿湿、瘫痪、能吃能拉、粪便灰白(黄)色等不正常水貂应继续予以淘汰。

三、寒冷地区水貂实用养殖技术要点

  1. 食具清洁与消毒 - 食具要每次喂后刷洗,经常消毒。

    • 要保持水盆内有充足的清洁饮水。
  2. 产前准备 - 要在产前一周做好小室的消毒和续草保暖工作。

    • 妊娠后期要注意观察和照顾母貂,特别是临产前停食的母貂。
  3. 产仔哺乳期的饲料要求 - 日粮中必须有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不足,会使母貂营养不良,直接影响仔貂的成活和生长。

    • 泌乳母貂对钙、磷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对钙(骨粉)的供给十分重要,若骨粉供给不足,常引起貂患“佝偻病”。
  4. 哺乳期管理 - 母貂产仔时间多在傍晚、夜间和清晨,临产前一周左右母貂开始拔掉乳房周围的毛,露出乳头。

    • 产前活动较少,常卧于小室内,时常发出“咕咕”的叫声,绝大多数母貂产前拒食。

    • 母貂正常产仔过程为2~4小时,产仔时间超过8小时为难产,难产的母貂可注射临产素 ~ 毫升,注射后2~3小时仍产不出来时,要进行难产手术。

    • 母貂产仔后立即咬断脐带,吃掉胎盘。

    • 母貂产仔后10~15小时要检查仔貂情况。

  5. 育成期管理 - 主要是满足仔貂的营养需要,为培养优质的种貂和标准皮貂打好基础。

    • 当仔貂50日龄断乳分窝后,到8月末为育成前期,育成前期仔貂生长发育快。

    • 仔貂9~11月末为育成后期,育成后期主要是换毛,也是冬毛生长期。

  6. 恢复期管理 - 公貂在配种结束后2~3个月内,饲料供给维持配种后期的营养水平,待体况恢复后,再转入

养殖发发网
双喜藤小苗的养殖方法 北红的养殖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