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鳖夏季养殖方法
龟鳖夏季养殖方法
清理龟池进入夏季之前,需要对龟池进行全面清理。经过多年养殖的龟池会积累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导致水体污染。清理龟池可以显著提高养殖龟类的成活率、生长速度、产量和效益。具体做法是使用75~100kg/667m²的生石灰干法清池,5~7天后向池内加水80~100cm,杀灭病原体及野杂龟等敌害生物。
水源选择龟池用水必须保证水源充足、无污染,水质条件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如果水源被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或农药等污染物污染,坚决不能使用。
水质调控夏季高温期间,龟类的摄食量增加,排泄物增多,容易导致水质恶化。水质调控的目的是保持水体的“肥、活、嫩、爽”。具体措施包括:
pH值调控:pH值是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龟类生长适宜的pH值在 ~ 之间。可以通过使用生石灰等方法调节水体的酸碱度。
微生态制剂使用: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三种。这些物质能够调节水质,抑制病原菌生长,促进水体有害物质分解,促进有机物的循环,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使用时需要注意水温和水质状况,避免在阴雨天或夜间使用光合细菌,酸性水体应先用生石灰处理后再使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使用时要注意增氧,避免与化学增氧剂同时使用。
饵料投喂夏季是龟类生长最旺盛的季节,饵料投喂量会显著增加。具体的投喂方法如下:
饵料种类:主要投喂鲜活螺蛳、花白鲢、玉米、 等饵料。
投喂量:早期(4~5月)水温较低,投喂量偏少,日投喂量为在塘中华鳖体重的5%左右;中期(6~8月)水温适宜,中华鳖生长旺盛,日投喂量为在塘中华鳖体重的15%~20%;后期(9月以后)是中华鳖增肥增重期,日投喂量为在塘中华鳖体重的10%~15%。
投喂方法:套养的花白鲢通过拉网捕捞后剁成小块,配合饵料捏成长团状,投放到食台没入水面的部分。每天投喂2次,上午投入日投喂量的30%,傍晚投入日投喂量的70%。
日常管理- 巡池:坚持每天早晚巡池,查看龟类活动和吃食情况。
清洁卫生:保持龟池四周的清洁卫生,清除杂物,定期用生石灰等药物对食池、饵料台进行消毒。
记录:做好龟池日志,详细记录每天投饵、用药、生产、销售等各方面情况,以便统计分析,及时调整养殖措施,也为来年生产积累养殖经验。
水草管理在中华鳖养殖期间,要保持池塘中水生植物的面积为养殖水面的1/3左右,这样既能保证水体有足够的光照,又能为中华鳖提供炎夏降温的栖息场所。
病害防治- 清除剩余饵料:防止残饵污染水质和池底。
水质管理:定期换水,定期用生石灰或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定时开启增氧机。
消毒:定期用100×10-6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对食台、养殖工具进行消毒。
投喂药饵:每个月投喂药饵1次,连续3天。药物主要成分为大黄和板蓝根,比例为1∶1,用量为饵料量的2%。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在夏季高温期间有效管理龟鳖养殖,确保龟鳖健康成长,提高养殖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