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介质养殖方法
水介质养殖方法
水介质养殖是一种利用水作为养殖环境的养殖方式,常见的水介质养殖包括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以下是关于水介质养殖的一些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池塘准备
清塘消毒:池塘在养殖前需要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消毒。常用的方法有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干法清塘是将池塘水排干,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并充分暴晒几日。带水清塘则是每亩池塘每米深用生石灰130-150kg溶化后全池泼洒。
水体环境:保持合适的水深和优良的水质。养殖前期水位较浅,有利于水温回升和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随着养殖的进行,逐渐加深水位,特别是在高温季节,水深最好达到 米以上。水色以淡黄色、淡褐色、黄绿色为好,透明度保持在40-50厘米。
二、科学放养
放养健壮种苗:选择体色正常、健壮活泼的种苗,并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如用高锰酸钾或食盐水溶液浸体消毒。
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水质和饵料状况、饲养管理技术水平等因素,决定适当的放养密度。
三、科学投喂
- 控制投喂量:投喂过多会造成水体污染,水质富营养化,有毒物质积累,水环境恶化。饵料及其原料不能发霉变质,营养成分要全面,特别不能缺乏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应使用对环境污染少的环保饲料。
四、水质调控
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定期用生石灰泼洒,可以改善环境,加速物质循环。
定期换水:换水是保持优良水色的最好办法,但要适时适量,有利于鱼类的健康和生长。
及时增氧:晴天中午以后应开动增氧机,使池塘上下水层形成对流,增加底层溶氧量,减少上层过饱和溶氧向空气中的逸散,增加整个池塘的溶氧量。
五、对虾养殖的特殊要求
池塘要求:池塘深度一般约为 米,周围要有充足的水源供给,并配置完善的进排水系统以及固定功率的增氧设备。
大棚构架:用竹木框架按照“人”字型搭建大棚,并覆盖透光性良好的薄膜,薄膜厚度以 为宜。
灭菌处理:放养前进行灭菌处理,放养后合理投喂饵料,水质较差时应及时调整。
虾苗管理:选择经过淡化处理的对虾品种,并进行无毒检测,保证虾苗各项指标达到规定要求。放养时,先将装有虾苗的袋子放在池塘中15分钟左右,使虾苗适应池塘的水温和基本环境。
饲养管理:根据对虾的生长情况,合理投喂饵料,保证饲料数量能够满足对虾的生长需要。投喂时间需满足对虾的进食习惯,避免饵料浪费。
调节水质: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水质,通过固定频次的水质监测,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调节水中溶氧量:根据水中具体的溶氧含量,及时调整溶氧量,确保溶氧含量达到标准。
防治病害:及时清淤清塘,提高水质质量,降低病害发生几率。使用网格饲养,隔离病毒,减少病害的发生面积。根据虾苗的生长情况,确定感染病害的种类,并对症下药。
六、水质要求
PH值: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池水PH值一般在 之间,每天的变化幅度不能超过 个单位。
溶解氧含量:溶解氧含量应在4mg/L以上。
亚硝酸态氨含量:亚硝酸态氨的含量不能超过 。
氨态氮含量:氨态氮含量不能超过 。
硫化氢含量:池底底层的硫化氢含量不能超过 。
水色和透明度:南美对虾适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