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水产养殖肥水技巧

2025-02-06 09:46:50 418次浏览

水产养殖肥水的重要性

在水产养殖中,肥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肥水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水体内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数量,从而提高水体的增氧能力和促进水体各种物质的循环,保证鱼虾蟹贝等养殖对象的生命活动。肥水还能直接增加饵料生物的数量,为养殖动物提供营养优良的食物。

肥水的具体操作方法

  1. 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最好选择阳光明媚的早晨施肥,每15天施一次肥水产品比较合适。如果养殖密度高、透明度高,可以适当增加施肥量和施肥频率。

  2. 避免使用普通固体肥料:普通固体肥料在春季溶解性差,养分释放太慢,微生物分解利用率不足,无法有效施肥。

  3. 处理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如果过量使用消毒剂、杀虫剂、池塘清洁剂导致大量藻类死亡,建议在施肥前换水或使用合适的解毒剂解毒。

  4. 控制浮游动物的数量:水体中浮游动物过多会吃掉大量的藻类,导致藻类不足和白水。建议先杀虫,再肥水。

  5. 处理有害藻类:有苔藓、蓝藻、眼虫的池塘,先处理有害藻类,再施肥。

  6. 使用发酵后的农家肥:使用鸡粪、鸭粪等农家肥时,必须发酵后少量投放。

  7. 选择适合的藻种:早春气温低,小球藻、卵囊不易生长。在选择藻种时,一定要选择含有低温藻种硅藻的产品。

影响水质肥度的环境因素

  1. 水温:水处于低温时,浮游生物不易繁殖,所以冬春季节池塘水不容易肥。

  2. 营养盐含量:主要是钙、氮和磷的含量和比例。钙是水中二氧化碳平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钙含量高可以使水体固定的二氧化碳保持稳定含量,提供给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作原料。氮和磷当中以磷的有效含量尤其重要。低温时,水体里硅藻的含量特别高,因此在低温季节要考虑加强施用有效硅。

判断是否需要肥水

生产上判断水的肥度是靠测量水的透明度。一般水的透明度在15~35厘米范围时表明肥度比较合适,可以不用采取什么措施。

肥水的具体步骤

  1. 选择正确的肥水时机:肥水时最好选择至少连续3天天气晴朗、气温高的时候进行肥水。

  2. 做好池塘的解毒工作:清塘之后使用有机酸酸爽进行解毒,先解毒再肥水。

  3. 引入藻种:引用具有优良藻相的水源或者直接配合使用渔有福肥水益泼、藻益生,让池塘有充足的藻种,多种营养元素,快速肥水。

  4. 选择正确的肥水产品:选择高效的肥水产品,如肥水益泼,提高肥水效率,减少肥水频率,降低肥水成本。

不同类型的肥水方法

  1. 有机肥肥水:水质过于清瘦,特别是新开挖的池塘,为了使水长期保持有效的肥度,可在塘角堆施有机肥(如猪粪、鸡粪等),堆放的有机肥必须经过发酵、曝晒和消毒。

  2. 无机肥料肥水:当水体急性缺肥时,可采用无机肥肥水(如磷肥、尿素、碳铵等),一般水发黑施尿素,水发绿施磷肥。

  3. 生物肥肥水:生物肥可以补充水体的多种营养元素,具有肥水速度快、费用低、副作用小等优点。

  4. 微生态制剂肥水:微生态制剂可以补充水中有益细菌,消除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甲烷等有毒物质,达到预防疾病、肥水和改良水质的目的。

  5. 微量元素肥水:含有藻类必需的钾、硅、铁、锰、钼等微量元素,全池均匀泼洒,可以解除因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水质清瘦现象。

  6. 定期加注新水:可以引入新的藻群,并激活浮游生物的繁殖,使水质达到“肥、活、嫩、爽”。

  7. 底质改良剂肥水:不仅可以消除底泥的有害物质,还可以使底泥中的有机质快速无机化,并释放到水体供藻类利用,达到肥

养殖发发网
超小鸵鸟养殖方法 耐热月季的养殖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