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稻螺立体养殖方法

2025-02-05 09:53:04 511次浏览

稻螺立体养殖方法

一、稻田选择与准备1. 选择稻田: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光照充足的稻田,面积以 亩左右为宜。土壤酸碱度(pH值)应在 以下,冷浸田不宜养螺。

  1. 挖沟准备:在稻田四周边沿挖环形水沟,沟宽 米、深 米左右。大面积田中间需增挖横沟或井字形沟,水沟面积约占田面积的20%。取沟中泥土将低矮田埂加高至 米以上。

二、螺苗投放1. 消毒处理:每亩稻田用生石灰30公斤全田抛撒,杀灭病菌虫卵。然后按种稻要求犁田、耙平,7天后将沟水换1次。

  1. 投放时间与数量:种螺在4月初开始产卵,人工孵化期10-15天。当幼螺长至体重5克左右时,选晴天分批投放,每亩稻田投放螺苗3万只。

三、饲料投喂1. 饲料种类:螺苗以青饲料为主,可投喂菜叶、嫩草、浮萍、莲花草及高蛋白饲草等,辅以少量细米糠、豆粕等精饲料。

  1. 投喂量:每天饲喂量为青饲料占螺体总重量的5%-8%,精饲料占螺重的1%。早晚各投料一次。

四、水质管理1. 水质要求:田螺对水质要求较高,当溶氧量低于 毫克/升时摄食不良,溶氧在 毫克/升时开始死亡。因此,田水必须水质清新,溶氧量较高。

  1. 换水与微流水:当沟中水体溶氧量低于5毫克/升时,应及时换水,或保持微流水状态。注意清除饲草中的腐败枯叶,以免污染水质。

五、病虫害防治1. 预防措施:南美螺的抗病能力强,很少发生病害,但要求水质清新,忌肥水、污水。在田沟中适量放养浮萍、水葫芦、莲花草,有利于净化水质和提供部分食源。

  1. 防治方法:幼螺放养期,在四周田埂上适量放一些樟脑丸,能防止老鼠侵害。成螺繁殖期,夜间在田埂上施放敌鼠钠盐等鼠药,每隔15天放1次,连放3次,或在田埂上用鼠夹、捕鼠笼、电猫等物理方法捕鼠灭鼠。还要谨防鹅鸭下田,蚕食螺类。

六、收获与管理1. 收获时间:5月中下旬开始,采用人工抛秧法栽插稻秧,抛秧密度为株行距23厘米×27厘米。

  1. 日常管理:定期检查螺苗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和水质管理措施,确保螺苗健康成长。

七、经济效益1. 增加产值:通过稻螺立体种养模式,每亩稻田可以增加产值7000多元,实现了“一田多收、一水两用”的效果,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

八、环保与可持续发展1. 生态平衡:稻螺立体种养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促进了生态平衡,实现了农业绿色发展。

  1. 技术推广: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农民认识的逐渐提高,稻螺立体种养日渐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有效地实施稻螺立体种养模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增加了经济收益,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

养殖发发网
地瓜花养殖技术 花卉太阳梅养殖方法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