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畜禽

生猪特色养殖发展纪实

2024-12-30 09:02:09 次浏览

[平江县上塔市镇的生猪特色养殖]平江县上塔市镇以农村农业产业发展为抓手,着力发展特色产业,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在黄泥湾村,80 后的养殖户叶洞芝有着多年生猪养殖经验,在湖南农业大学畜牧业进修后,了解到“华东两头乌猪”这一湘鄂边界特有的地方品种。该猪种被确定为国家级生猪资源保护品种,属于中国十大土名猪品种,其肉质鲜嫩,肉色鲜红,风味独特。叶洞芝认为,基于群众对天然、健康、高端食品的热爱,养殖这种特色猪的市场潜力较大,是一个不错的致富路子。近年来,上塔市镇镇以“打造一张名片、创优两个景点、做好三个规划”为目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农村农业产业,积极推进茶叶种植、水果和农产品种植以及水产品养殖,成效显著,群众受益明显。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上塔市镇将进一步整合养殖产业资源,以点带面,通过示范引领,走上高质量、有特色的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雷家镇的生猪特色养殖]2021 年,雷家镇依托当地资源,引进生猪特色养殖项目,探索农民增收新途径。简阳兴贵鹏农业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场采用了科学饲养技术,使用智能半自动化供水给料饲养,设置 24 小时全域视频监控,执行严格的消毒防疫防控措施,有效提高生猪的存活率和出栏量。该公司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采用智能化、模块化、封闭化、小单元化的养猪方式,预计 2022 年首年出栏生猪 1500 余头。在维持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近年来,雷家镇不断壮大农业产业,采取统一技术规程、统一质量标准、统 牌品种,统一包装销售“四统一”产品模式,进一步丰富特色农业种类,积极推动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建设。持续深化“四合一”集体经济制度改革成果,积极鼓励村集体通过盘活闲置资产,整合土地资源,发展股份合作经济等路径,逐步建立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以助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 年,雷家镇在种植经济作物、特色蔬菜、食用菌、特色水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雷家镇作为全市三个中心镇之一,充分发挥临空临港优势,紧紧围绕市委“1+3+N”城镇体系发展。

[浠水县的生猪特色养殖]生猪养殖是浠水的传统产业,气候适宜、地理条件优越、资源丰富、草饲料充足,宜耕宜牧。近年来,生猪生产已发展成为该县主导产业,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生猪产业化。浠水县生猪生产主要有以下特点:

  1. 总量不断增长:1999 年,全县生猪生产量达 100 万头,比生猪产业化前的 1996 年增长 34%,肥猪出栏 万头,比 1996 年增长 32%。

  2. 效益不断提高:推进生猪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1996 年,全县生猪产业化系列产值达 12 亿元,比 1996 年增长 48%,农民每年从生猪产业化经营中增加纯收入 320 元,生猪产业化经营每年提供税源 2500 万元,出口创汇 1000 多万美元。

  3. 规模不断扩大:始终坚持一手抓大场大户,一手抓千家万户,大力构筑“万千百十”工程。1999 年,全县有万头以上养猪基地(场)5 个,千头规模的养猪场、户 28 个,百头以上的养猪场、户 618 个,10 头以上的养猪大户 6480 个,规模生产占生产总量的 30%以上。全县生猪人平出肥一头以上的乡镇有 5 个,人平出肥一头以上的村有 236 个。全县基本形成了以长流、散花畜牧场为龙头,以大场大户为重点,千家万户为基础的养殖格局。

  4. 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全县共投入生猪“品改”资金 800 万元,以提高生猪品质,增加科技含量。已初步建成了“三群一站”良种繁育体系。全县核心群良种母猪达 68 头,

养殖发发网
霍城县原始土鸡养殖 生猪养殖中占比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