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鹌鹑的养殖
蓝胸鹌鹑的饲养管理
蓝胸鹌鹑(拉丁学名:Coturnix chinensis),俗名蓝胸鹌鹑,雉科鹑属鸟类动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无危物种。蓝胸鹌鹑近红,嘴黑色,脚黄色,雄鸟体形甚小(14厘米),喉部具明显的黑白色图纹,胸、腰、前额及贯眼纹蓝灰色,雌鸟上体红褐色杂以黑色横斑及白色细纹。鹑种特性,结小群栖居,罕见于中国南部及东部低海拔的草地、灌木及稻田,国内分布于广西等地,国外分布于印度等地区。蓝胸鹌鹑常被当做笼鸟饲养,新获得的鸟较性怯,不久就适应于笼内生活,能在笼养的条件下繁殖。
鹌鹑的养殖方法
用笼舍法养鹌鹑效果好,可采取竹木结构建筑,笼长80厘米、宽50厘米、高30厘米,搭架分层饲养。饲养密度按笼舍单层计算,每平方米可养雏鹑100~150只或成年鹌鹑60只左右。鹌鹑笼舍内要配置料槽、饮水器;必须安装照明设备,夜晚须有光照度,以提高母鹌鹑的产蛋率。
配好饲料鹌鹑的饲料尽量采用纤维少、营养丰富的食品,品种宜多样化。要保持一定的蛋白质,适口性良好,不能随意变换,以防减食,影响产量。一般饲料配方是:玉米50%,豆饼8%,菜籽饼 %,麦麸29%,鱼粉6%、粗糠 %,骨粉 %,食盐 %,还可加一些复合维生素、抗菌素及微量元素等。
日常管护要勤扫笼舍,清除粪便(每天要清除粪便一次,至少两天一次),防止潮湿、污染,经常刷洗槽具,保持干燥卫生。
配种繁殖春季配种在3~5月,秋季在9~11月,公母鹌鹑搭配1:4;一般每只公鹌鹑一天交配一只母鹌鹑,如果过多交配会影响种蛋的受精率。配种时将公鹌鹑放到母鹌鹑的笼里,自行交配,配后再捉出公鹌鹑。
抓住育雏关鹌鹑蛋只需17天就孵化出小鹌鹑。刚出壳的雏鹑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差,要注意保温。出壳1~2天,笼舍温度要保持在35~38℃,以加速腹内吸收蛋黄,收脐良好。以后每天降温 ℃,一直降至25℃左右时即保持恒温,另外要适时给鹌鹑开食。出壳1天后,要喂些蒸熟蛋黄和碎玉米。一周后饲喂混合饲料,一天喂5~6次(包括夜间2次)。饲料要拌湿,用手捏能成团而又松散为宜,还应勤喂些冷开水。一般养50天成熟,开始产蛋。
强制换羽如利用第2个产蛋周期,需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实施方法是:停料4~7天、黑暗,迫使产蛋鹑迅速停产,接着脱落羽毛,然后逐步加料使之迅速恢复产蛋。
鹌鹑养殖技术
鹌鹑养殖前,需要搭建一个笼子。笼子应放置在通风、阳光充足、干燥、温暖的地方。注意调节温度,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日常管理中要注意清洁笼子,清除粪便,保持笼子清洁,夏季防暑,冬季保暖。喂鹌鹑时,要合理配制饲料,如玉米、豆饼、菜籽饼、麦麸、骨粉、粗糠、盐,并混以食盐和维生素。
鹌鹑的饲养方法与时间:
鹌鹑繁殖到120克至125克时,应发育良好,健康无病,体态丰满。这样的鹌鹑最适合配种,雌雄比例为1:3,即1只公鹌鹑配3只母鹌鹑,让鹌鹑在自然环境中交配。
选择种蛋进行人工孵化。种蛋的产蛋时间不能超过7天,否则孵化率低。孵化时种蛋要在25度的房间里预热,然后放入孵化区,保证温度在38度到39度。孵化区的湿度应控制在60%~65%,鹌鹑破壳时的湿度应控制在80%,鹌鹑的孵化时间应为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