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生态养殖仪
蝎子生态养殖仪
蝎子生态养殖仪是一种用于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提高蝎子养殖效率和成活率的设备。以下是对蝎子生态养殖仪的详细介绍。
1. 设备结构与功能
蝎子生态养殖仪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储存板:储存板上设有蝎巢,蝎巢由供蝎子栖居的巢孔和通道构成。相邻巢孔通过通道连通,以便蝎子自由移动。
巢孔:巢孔是供蝎子栖居的地方,其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以便不同年龄段的蝎子选择适合自己的生长环境。
通道:通道连接相邻的巢孔,使蝎子能够在不同巢孔之间自由移动。
空腔:储存板交错叠合在一起,形成中间为空腔的垛体。空腔中可以填充风化土或干净无污染的深层土,顶层栽上根系较发达的花草,通过花草的根系可以自然调节垛体深层土壤的湿度。
2. 工作原理
蝎子生态养殖仪通过在垛体中间设置空腔和储存板下大上小的巢孔,形成一种自然的生长环境。这种模式下,蝎子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呈阶梯式垂直分布,上部的温度和湿度较大,适合小蝎子的生长;下部的温度和湿度相对较小,适合大蝎子的生长。通过定时给花草浇水,使垛体内的湿度由上而下递减,从而实现大小蝎子的自然分群,避免了人工养殖密度过大互相串窝,解决了脱皮、产仔时的相互干扰,有效提高了成活率。
3. 使用方法
使用蝎子生态养殖仪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场址选择:在平原地区,应选择地势高燥、沙质地、排水良好、地势稍向南的地方;山区丘陵地区应选择背风向阳、面积较为宽敞、地下水位低、地面稍有斜坡(但不宜过大)的地方。场地要求未受到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污染,附近最好没有养鸡场、养猪场、屠宰场、石灰厂等。
蝎场布局:场址确定后,要对其进行全面规划。规模较大时一般可分为养殖室、繁育室、饵料室以及管理人员的生活设施等。规模较小时可在房(棚)内两边或四周建大小不同的蝎池(要留出一定宽度的人行通道),分别饲养公蝎、母蝎、仔蝎,在房(棚)内一角闰体养殖饵虫,并留出花草生长的空间,使动植物在同一空间内科学合理的分布。
日常管理:每日以蚯蚓为主,同时可以加入黄粉虫和土元,每天定时定量喂养;另外对于生长速度不同的要分开饲养,温度维持在10-38之间。
4. 优点
蝎子生态养殖仪具有以下优点:
合理利用养殖空间:增加了养殖密度,实现了大小蝎子的自然分群。
避免相互干扰:解决了人工养殖密度过大互相串窝,解决了脱皮、产仔时的相互干扰。
提高成活率: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有效提高了蝎子的成活率。
易于管理:结构科学,养殖效果更明显,纠正了蝎子传统养殖环境中温湿度分布单调、垛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5. 注意事项
在使用蝎子生态养殖仪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温度控制:蝎子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蝎子的生长和繁殖。
湿度控制:蝎子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湿度,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蝎子的生长和繁殖。
饲料管理:每日需定时定量喂养,确保蝎子摄取足够的营养。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蝎子的健康状况,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通过使用蝎子生态养殖仪,可以大大提高蝎子养殖的效率和成活率,为养殖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