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

肉牛养殖势头强劲

2025-03-03 09:27:55 次浏览

吉林省梅河口市肉牛养殖势头强劲

近年来,梅河口市深入贯彻落实吉林省“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总体战略部署,依托梅河口市农业产业发展“十百千万”工程,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全市的肉牛养殖数量已经达到 万头,肉牛养殖户达 万户。肉牛养殖产业已成为实打实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

陈家村:养牛增收致富

陈家村是远近闻名的养牛村,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养牛户数占到了全村总户数的三分之一。梅河口市开展“十百千万”和“双百”“双二百”工程之后,陈家村依托本村的养牛经验和发展优势,于去年5月在市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下,由陈家村村集体、梅河口建设集团、陈家村农户三方共同投资建设的陈家村养牛场正式挂牌。养牛场采取“党支部+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总投资210万元,占地面积 万平方米,养殖肉牛115头,由陈家村集体负责统一管理,聘请了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饲养员进行饲养和管护。年终按照实际收益对投资方进行分红,让村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拓宽了增收新渠道。村集体年利润可达10万元,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带动村民21户,户均增收3000元。

新合镇东兴村:肉牛养殖带来经济效益

在新合镇东兴村,肉牛养殖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初步显现。2021年,新合镇党委、政府为了提升东兴村集体经济效益,以党建为引领,广筹资金建设了东兴村集体牛场,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经过两年的发展,牛场直接创造的经济效益已达到100万元。借着“十百千万”和“双百”“双二百”工程的东风,东兴村的农民心里更加有底了,抢抓机遇将肉牛养殖产业做大做强。“2022年,在市政府的帮扶下,5月新建了养牛场,7月完工,8月进牛102头,当年年底出栏22头。2023年用回笼资金扩大规模,养肉牛300头。预计今年年底村集体收入可达150万元。”新合镇东兴村党支部书记张金山说。

梅河口市新发展集团:国企养牛带动引领

梅河口国有独资企业梅河口市新发展集团与中诚银信光伏发电企业深度合作,成立了梅河口市新发展工农商集团永长村肉牛养殖基地。永长村肉牛养殖基地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经过升级改造,设置了肉牛养殖区、肉牛运动区、饲料储存区等功能区及配套设施,建成标准化牛舍4栋,养殖肉牛500头。永长村肉牛养殖基地还主动对接内蒙古浩远农牧集团,引进了国内领先的技术及科技资源,为肉牛养殖基地提供专业的顾问咨询和肉牛引进等全方位服务。今年1月,从内蒙古通辽引进的首批200头西门塔尔4代500斤至600斤的架子牛顺利到达了永长村肉牛养殖基地,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技术专家提供的方案,进行了前期的应激及防疫工作。经过精心饲养,目前,这批肉牛各项指标正常,精神状态良好。“经过统计,每头牛每月平均增重100斤左右。预计年底出栏时,体重大概在1200斤至1400斤。”永长村肉牛养殖基地数据统计员贾昀鹏说。梅河口市新发展集团将引领带动全市肉牛产业发展,为企业提供肉牛引进、融资、饲料、医疗等服务。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以此项目为基础探索三产融合的新模式,建立肉牛养殖、交易区域中心,将打造集物流、科普、品牌展示于一体的农牧产品融合新业态,为肉牛产业发展蓄势赋能。永长村肉牛养殖基地负责人赵中军说:“集团计划在红梅镇建设一个能饲养1万头牛的大型牧业养殖基地。该基地属于多产融合,内设肉牛交易市场,饲料生产厂,养殖区和繁育区。”

梅河口市融媒体中心:助力肉牛产业发展

去年“十百千万”工程开展以来,梅河口市融媒体中心抽调了一批青年骨干,成立了“融媒助农工作队”。

养殖发发网
鸵鸟养殖棚水泥 养殖1500只土鸡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