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养殖星沙
牛蛙养殖在星沙的成功案例与技术介绍
村干部带头转型养殖牛蛙
在长沙县北山镇高仓村,村主任任志青成功转型,从养猪转变为养殖牛蛙。这一转变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牛蛙养殖的具体做法
养殖基地建设:任志青流转了30亩土地,建立了14块长方形的池塘,每块池塘的规模相近。为了给牛蛙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他挖水渠、搭隔离网、种水草,并在池塘中堆一个小岛种满草。
种蛙和养殖技术:任志青引进了5千对青蛙开始养殖,并在2012年成立了长沙县意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起初,他养殖的是本地青蛙,但由于本地青蛙成活率不高,他后来又引进了美国青蛙进行养殖。
销售情况:牛蛙的市场价格较高,每斤可以卖到20元。任志青已经成功销售了4吨美蛙。
牛蛙养殖的技术要点
标准养蛙场的建设
一个标准的养蛙场应包括蛙的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幼蛙池、商品蛙池和种蛙池。
产卵池:池水深度20-30厘米为好,水面约占全池面积的1/3,池中应有水草,夏日应注意遮荫。
孵化池:一般为水泥池,2-3平方米即可,水深20-40厘米,池底最好铺上6厘米厚的沙子。
蝌蚪池:最好建水泥池或土池,面积20-30平方米,水深30-80厘米。池中可种植漂浮性水生植物,水面下10厘米处设置饵料台。
幼蛙池:专门用于养殖变态后2个月的幼蛙,此时的幼蛙捕食能力较差,需要加强关注。
商品蛙池:用于养殖2个月以上的幼蛙和成蛙。池的大小根据养殖数量和方法而定,水深保持在40厘米左右。
种蛙池:用于高密度养殖产卵量高的壮蛙,待发情期再移入产卵池。
稻蛙养殖模式
稻田选择:选择水源丰富、排灌方便、保水性好的稻田,面积以666~1300平方米为宜。
稻田清整:插秧前施足肥,加高加固田埂,挖保护沟和保护坑。
防逃装置:用塑料窗纱或塑料薄膜搭建防逃墙,每隔1-2米打一个木桩固定。
蛙种投放:插秧后2周投放,每100平方米放养20克/尾的幼蛙300只。
日常管理:牛蛙属于肉食性动物,应投喂活饵;保持水深6-15厘米;防范敌害;慎用农药。
养殖池建造与管理
养殖池建造:养殖池面积1000至2000平方米,四周用红砖砌围墙,地上部分高 米,地下深入40厘米。蛙池与围墙之间留2米宽的斜坡空地,种植物或杂草。
苗种放养:放养前半个月蛙池要消毒,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全池泼撒。放养时,幼蛙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分钟。
饲喂管理:饲料以动物性饵料和配合饲料相结合。每天投喂3次,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配合饲料为辅。
当前牛蛙养殖的政策与市场需求
牛蛙是世界上最大的蛙类,牛蛙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因此,牛蛙养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牛蛙养殖在星沙地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和合理的管理,许多养殖户实现了转型,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技术的不断改进,牛蛙养殖有望成为更多农户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