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蝎子和子
养殖蝎子的条件和技术
蝎子是蛛形纲蝎目种类的统称,因其带有毒刺的尾巴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世界上的蝎子约有1700余种,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以下是关于蝎子养殖的条件和技术的详细介绍。
1. 饲料是蝎子生长的基础
蝎子多以肉食性动物为主,如蜘蛛、蚯蚓、蟋蟀等。蝎子的食量很小,吃食一次可以维持三天。近年来,许多养殖场用黄粉虫喂养蝎子效果较好。应在蝎房内放置海绵或玉米芯等吸水力强的物品,以供蝎子饮水。
2. 繁殖分养要及时
蝎子是卵胎生,7-8月是繁殖期。一只雌蝎能产8-40只小蝎子。产卵2分钟后,卵壳见风崩裂,小蝎子即爬出。同类型的蝎子要及时分开饲养,避免某些母蝎产仔后受冲击而出现甩背现象和产仔后食幼蝎现象。孕蝎产仔后,身体消耗过大,应与群体蝎子分开,创造良好的饮水和吃食条件。
3. 做好防逃措施
无论采取盆养、池养或箱养,都需要在防逃上下功夫。目前看来,用玻璃池和盆养的保险系数最大。池养可在水泥池上镶上玻璃条以防逃,箱养可在四周贴上透明胶布即可。蝎子养殖方式很多,小规模的有盆养、缸养、箱养,大规模的有池养、房养、蜂巢式养殖等。不论哪种养殖方式,基本原则是模拟蝎子的自然生活环境,为蝎子创造舒适的生活条件。
养殖方式介绍
池养法:在室内或室外(室外要搭棚盖以防雨水)用砖砌池,规格视引种蝎苗的数量多少而定。普遍的建池尺寸为:高 ~1米,宽1~ 米,长度可因地制宜确定。池外壁可用少量灰浆堵塞砖缝,防止蝎子从缝隙中外逃。池面内侧近顶中处,在涂抹的灰浆干结之前,可镶嵌光滑材料(如玻璃、塑料膜等)防蝎从顶口处外逃。蝎池可建成数层的立体结构,一般用近地面的1~2层饲养蝎的饵料(如鳖虫或黄粉虫等)。蝎池每层间应有20~30厘米间距,供操作管理用。假山周围离池壁应有大约15厘米的间距,以防止蝎借助假山逃跑。
房养法:房式养蝎有很多建筑式样,一般是建砖坯的泥房,房高2~ 米,长4米,宽 米,墙厚23~28厘米,墙外壁用石灰等三合密闭加固后粉刷。最好用陈旧的砖坯,砖坯之间留出宽 ~2厘米大小不等的缝隙不要抹泥,墙内壁不要粉刷,以便蝎子藏身。或用一特制的模具,自制一侧有孔隙的砖坯。墙的南侧可开2~3个窗口及一个门。层顶可用细铁丝网覆盖,然后再盖塑料薄膜,薄膜上还须盖竹垫或草垫;或在铁丝网上盖油毛毡,以防敌害侵入及铁丝网生锈。在距房约1米处的四周修一道环形的防护沟,用水泥、沙子、石灰、黄*混匀后砌成。沟宽、深各60厘米,进水口和出水口距沟底分别为60和40厘米。
蜂巢式养蝎法:传统的人工养蝎多采用盒式养殖(即在光滑的盒子里放上多层瓦片),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些致命的缺陷。例如,孕蝎混养、群养,容易造成雄蝎及待产孕蝎干扰产仔孕蝎,使产仔孕蝎不得安宁,仔蝎不能安全度过吸收蜕变期,而掉下母背大量死亡。温度与湿度的调控不易协调,往往造成高温带来的高湿,严重影响蝎子的繁殖和蜕皮,致使大量幼蝎因湿度不合适,蜕不下皮来而死亡。
蝎子的最佳饲料
- 人工养殖类饲料:包括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