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平养殖鸽子
阜平县鸽子养殖概述
阜平县位于中国河北省,近年来以其特色的硒鸽养殖产业闻名。该产业不仅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还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通过“龙头企业+园区+农户”的模式,阜平县成功将小鸽子做成大产业,带动了大量群众增收致富。
阜平县硒鸽产业的发展历程
阜平县的硒鸽产业起步于2018年,当时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帮助引入了野谷集团。经过几年的发展,阜平硒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建成4个养殖基地,存栏55万对硒鸽。每年可向市场提供优质种鸽60万对、乳鸽1100余万只。
阜平县硒鸽产业的运营模式
阜平县采用“龙头企业+园区+农户”的模式,共设置了4258个公益岗位,人均增收3600元。土地流转涉及农户1458户,户均增收土地流转金1600元。用工达900余人,工人平均月工资达到5000元。通过这种模式,阜平县的硒鸽产业带动了 万户增收致富。
阜平县硒鸽产业的标准化和品牌建设
阜平硒鸽产业注重标准化和品牌建设。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多家科研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装备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试用。注册了“阜平硒鸽”“硒全食美”“大鸽大”“小鸽大厨”等品牌,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阜平硒鸽产业项目是保定市唯一入选的第十一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阜平县硒鸽产业的科技创新
阜平县在引进硒鸽项目的同时,创建了科技创新驿站,并依托河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建成全国第一个肉鸽良种繁育标准化示范区。通过“政府+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逐渐打造起以肉鸽养殖为纽带的生态循环产业集合体,推进畜牧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阜平县硒鸽产业的未来展望
第七届中国鸽业发展大会暨第二届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会议在河北阜平举行。阜平硒鸽产业以此为契机,借助广大科技工作者智慧,力争在鸽子新品种培育、高效养殖技术、鸽病防治、鸽产品开发等方面获得新突破,推动肉鸽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将鸽子这个小产业发挥出更大潜能,为阜平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作出更多贡献。
阜平县硒鸽产业的实际案例
周洁是瓦泉沟村村民,家离养殖区不过几公里。几年前,听说“养鸽子能挣钱”,动了心的周洁和丈夫来到这里,每人各承包下一座舱房。随着一系列扶持政策落地,周洁越来越有底气。现在,周洁和丈夫共承包了3座养殖舱房,收入稳步增长。
阜平县硒鸽产业的经济效益
阜平县的硒鸽产业不仅带动了农户增收,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目前,阜平县建有5个硒鸽养殖区、376座养殖舱房,共有存栏种鸽55万对,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种鸽繁育基地和肉鸽养殖基地之一。养殖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也不断延伸。位于阜平经济开发区的硒鸽食品加工园区生产车间内,5条肉鸽食品生产线高速运转,每天可加工鸽汤6万罐,每年可加工富硒肉鸽400万只。
阜平县通过发展硒鸽产业,成功实现了乡村振兴和群众增收致富。这一产业不仅在经济效益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还在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方面走在了前列。未来,阜平县将继续加大对硒鸽产业的支持和投入,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作出更多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