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

发展肉牛养殖纪实作文

2025-02-21 09:00:32 次浏览

[崇左市肉牛养殖产业发展纪实]崇左市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主线,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依托丰富甘蔗尾叶等秸秆资源优势,“十三五”以来,鼓足“牛劲”闯新路,制定“牛规划”、出台“牛政策”、成立“牛专班”,紧紧抓住“牛”鼻子,大力发展“牛”经济。

在当地,肉牛养殖托起了村民的致富梦。2016 年以来,全市牛存栏稳定在 30 万头左右,年出栏稳定在 8 万头左右。适度规模养殖快速发展, 2023 年底,全市牛存栏 11 头以上的养殖场(户)1496 家,存栏 100 头以上或年出栏 50 头以上的规模牛场 33 家,存栏 1000 头以上大型养殖场 8 家;另外,10 头以下的散养户 21638 户,小散养户发展速度较快。

崇左市推出一项项灵活的肉牛养殖产业扶持政策。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关于加快牛羊养殖业发展的决定》《崇左市加快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围绕栏舍建设、引进种牛、见犊补母、母牛繁育、品种改良、饲草料加工、屠宰加工等短板和瓶颈问题给予鼓励扶持,促进牛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

在打好政策“组合拳”的同时,大力推广良种基础母牛扩繁增量,培育适合本地发展的地方优良品种。重点全面推广牛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组织人员到自治区水牛研究所跟班学习牛人工授精技术,不断提升牛品种改良队伍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并将上级配发的优质牛冻精及液氮有序免费发放到牛品改员,助推肉牛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

崇左市肉牛养殖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创新,遵循“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行政府主导、金融扶持、企业引领、大户带动、散户喂养的模式,集中对全市肉牛养殖大户的牛圈舍进行改造提升,并加大对肉牛龙头企业的资金扶持,形成“龙头企业+农投公司+合作社+基地+脱贫户”等多种养殖模式。与科研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研发牛脸识别技术等,为发展肉牛养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开年以来,龙州县亮剑生态牧业专业合作社就敞开大门收购农作物秸秆,发展秸秆饲料化加工,形成“地种粮、粮产秆、秆喂畜、畜产粪、粪还田”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现代化、持续化迈进。

[孟连县娜允镇肉牛产业发展纪实]孟连县娜允镇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把肉牛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之一抓紧抓实,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牛”路子。

走进娜允镇娜允村贺雅二组肉牛养殖区,一排排标准化的牛舍里,肉牛悠然地嚼食着草料。波岩相旺过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3 年前跟随小组里的肉牛养殖能手刀艳明搞起了肉牛养殖,实现了增收致富。刀艳明是当地有名的肉牛养殖大户,为了扩大养殖规模,带动群众发展肉牛养殖,他承包起了小组的公共养殖场,还积极发挥自己的养牛专长,给养殖户提供帮助,分享养殖经验。

为推进肉牛产业规模化发展,娜允镇因地制宜,推广多元模式发展,深化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了“公司+农户”“集体经济+合作社+养殖户”“规模养殖+农户”和农户自行购养殖等模式,规范标准化养殖方式,同时,成立肉牛产业发展专班,在肉牛技术社会化服务、品种改良、动物疫病防控、建立健全安全技术体系等方面给养殖户提供保障,增强了养殖户的信心。

2021 年底,娜允镇共有肉牛养殖户 825 户,存栏肉牛 5937 头,出栏 9848 头,实现农业总产值 亿多元,户均产业收入达 万元。

养殖发发网
河虾养殖还是野生多 怀孕适合什么动物养殖
相关内容